岁月如碑——亲历者忆金门商谈(3/3)

四、红十字会如何协助不能去台湾的大陆继承人处理涉台遗产继承事?如何取回亡故者的骨灰?

五、红十字会如何为双向交流先行一步?①可否组织红十字旅游团到大陆旅游、观光?②探讨组织红十字会专职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交流的可行性?

这份协商议题架构文件,应是两岸事务性协商的原始架构,其所规划的协商范畴,以及大陆方面计划处理的交流事项,正是日后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的业务处理范围。

常松茂及曲折,在当时则负责两会业务的经常性联系工作。两岸红十字会为避免在业务联系过程,因某些“政治符号”引起两岸主管部门的不必要争议,双方在往返的函件上,均有默契地避开使用类似“国务院卫生部长”及“总统府国策顾问”等政治职衔,即使连两会的正式名称“台湾红十字会”及“中国红十字会”的全衔,也在彼此充分的谅解下,完全避不使用,改以两岸“红十字组织”互称。

虽然双方代表于1990年5月在北京会面时,并未正式签署协议文件,但这项协商所获得的5项具体业务共识,不仅为3个多月后的“金门会谈”,铺设了有利的基础,即使连后来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的协商事务,也依然延续当时建构的议题架构,持续进行商谈。

大陆红十字会的谈判代表,在决策当局规划的“大陆红会人员金厦往返事宜”作业规定下,经由台湾红十字会人员的引导,直接搭乘船舶,从容进出金门码头。同时,在军方全面安排接待过程中,还利用会谈空档,浏览了金门的战地风光。

两岸红十字会参与“金门会谈”的人员,及当时担任职务背景分别为:

台湾红十字会会谈代表为:

陈长文:红十字会秘书长、“行政院”法律顾问、“国防部”法律总顾问、国民党中央党部法律顾问

邓定秩:红十字会顾问(临时安排的职务)、“国防部”参谋本部作战次长室中将执行官

常松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

徐祖安:红十字会国际组主任

中国红十字会会谈代表为:

韩长林:红十字会秘书长

乐美真:红十字会理事(兼任职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

张希林:红十字会台湾事务部副主任

计克良:福建省卫生厅长、福建省红十字会副会长(兼任职务)

方庆云:中国共产党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福州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兼任职务)

金门协议的灵活策略

在1990年9月12日,两岸红十字会秘书长陈长文及韩长林,代表两岸主管当局签署的“金门协议”中,双方更体现了“务实原则,灵活策略”的作为,双方达成的具体谅解包括:

第一、协议文件中,不触及双方在现阶段无法达成共识的政治立场与政治原则,完全以解决两岸人民非法进人对方有效管辖范围的遣返问题,为主要考虑。

第二、两岸红十字会在联系及签署书面文件时,均不使用双方的正式名衔,即两岸红十字会,不在双方签署的协议文件中表明“台湾红十字会”,或“中国红十字会”名衔,而通称“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

第三、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文件的负责人,不使用其正式职衔,而统称“两岸红十字组织代表”。

第四、协议文件上的签署日期,不冠以“公元”或“中华民国”的纪元文字,仅单纯注明“九0”、“七九”及签署的月份与日期。如双方认为有必要加上年度纪元,则在签署后,各自在保有的协议文件上自行处理。

第五、协议文件中注明,双方使用的遣返船只及引导船,均应悬挂白底的红十字旗,不应悬挂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其他旗帜。

这些基本原则及谅解,在双方会谈代表抵达金门之前,已由两会的副秘书长常松茂及曲折,透过电话联系方式的频繁接触,早已取得具体的共识。双方甚至在早先以书信联系使用的信封、信纸,都已先行避免使用印有正式名衔的任何文件,充分展现双方亟于解决问题的高度诚意。因此,两岸红会在极其顺畅及务实和谐的气氛下,即顺利签署完成这项历史性的协议。

然而,更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在形式上,“金门协议”虽然是两岸红十字会负责人,以个人名义签署,第一宗两岸合作处理特定问题的协议文件;但实质上,“金门协议”更是两岸最高当局认可与授权完成的协议文件。

秘密谈判的负面效应

自1990年10月以来,两岸相关的政府部门、军事单位,如台湾的“行政院陆委会”、“内政部警政署”、“国防部”及其所属的“金门防卫司令部”,以及中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公安部边防局、广州军区司令部等两岸军政决策部门,不但密切地配合两岸红十字会依据“金门协议”的内容,确实执行遣返任务,双方也持续地依据该协议的规定,请求对方协助遣返通缉在案的刑事犯及刑事嫌犯,并建立两岸合作打击犯罪的粗略网络。这些合作事例,足见“金门协议”对合作解决两岸交流所衍生事务性问题的贡献,是相当明显易见的。

不过,在“金门协议”的谈判过程,因双方共同商定以秘密方式进行,只是极少数的人士参与决策作业,事前并未获得主管部门及民意机关公开的、有效的监督,也为两岸事务性的协商模式,创下了负面的先例。

尤其,两岸官方的军政人员,如“国防部”作战次长室邓定秩中将,与中共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乐美真,分别以“红十字会顾问”或“红十字会理事”身份,进行变相的两岸秘密接触,更容易使得台湾民众认为,早期传闻国共两党再度进行秘密谈判谋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金门协议”的秘密进行模式,让台湾民众更加确信,不管在逻辑上,理论上,两岸随时都可能正在进行着各种秘密授权的谈判,或政治传话。这种合理的怀疑,都是合乎逻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