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41章 国运在明(3/3)

    国运似已经重新回到大明这边。

    ……

    “小侯子,你相信国运之说吗?”

    暖室之中,多尔衮的声音幽幽响起。

    正给多尔衮擦拭身子的侯方域手上一顿。

    国运之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很好回答。

    侯方域果断的选择了标准答桉:“奴才当然相信国运之说,而且坚信国运在我大清,而不在南明又或者伪顺。”

    多尔衮笑了笑说:“气运之说虽虚无缥缈,但有时候真让人不得不信,昔老汗在时,曾三次遭遇危险,最后却全部逢凶化吉。”

    侯方域道:“老汗乃是天命所归之主,自然有大气运在身。”

    多尔衮不置可否:“我大清立国之后,也是多次遭遇危机,却也每每安然度过,不是八大晋商从关内贩来我大清最为急需的粮食,就是中原叛乱四起,将明廷原本用于辽东的边军调去中原剿贼,还有吴三桂降清也是意外。”

    稍稍一顿,又道:“便是两次汗位争夺,最终也是有惊无险。”

    这话侯方域就不敢乱接,因为一个不慎,就有可能丢了小命。

    “小侯子,你不必紧张。”多尔衮似意识到了不妥,摆摆手说,“这些话,藏在朕的心底已经几十年了,也就是跟你这个无根之人说说。”

    侯方域的内心顿时泛起一丝苦涩,无根之人?

    多尔衮接着说道:“但是自从大清兵进关之后,更加确切点说,是自从崇祯在煤山上吊而未死成之后,情况就开始变得不一样。”

    “崇祯明明长成于禁宫之中,却突然变得知兵。”

    “伪顺派去追杀的兵马,居然被他耍得团团转。”

    “还有吴三桂派去追索的一千夷丁,居然直接被崇祯拐去南京。”

    “一封讨虏诏书,使得六千勤王士子云集景从,先是夏镇大战,再是徐州大战,再是山阳大战,最后又是徐州大战,大清兵竟然屡战屡败!”

    “这之后,就更不得了,明军居然主动出兵盖州卫还有大沽口。”

    “除了主动出击,明军的兵器也有了极大改进,除了自生火铳,更有了大号孔明灯的凭空出现,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一口气说这么多,多尔衮终于稍微感到舒坦些。

    停顿了几秒钟后,多尔衮最后问道:“小侯子,你说国运会不会已经回到明廷?要不然这三年来大清为何如此倒霉?”

    这话又是十分不好回答的。

    不过难不倒侯方域这狗奴才。

    “主子,易经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一个人不太可能始终走背字,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一直行大运。”

    “所以运数之起落是很正常的,然则我大清犹如初升之朝日,残明则是日暮之斜阳,是以大清代明乃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跪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