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1/2)

“那是因为……”安吉拉耸了耸肩,“我经常听中文歌曲并用中文和奶奶对话,还经常去唐人街。我跟你说过,我的中文都是我奶奶教的。”

正好这时菜肴上来了,安吉拉赶紧转移话题:“好了,用餐吧,我们的时间还很紧。”

午餐之后,两人随即赶去了大屠杀博物馆,这是南京之行的最后一站。当然,安吉拉依旧让跟着过来的保镖留在外面。

“你好,许馆长,这是我的朋友安吉拉·梅森小姐,也是前年那部记录片的资助人。”爱丽丝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英文介绍着安吉拉,“这次她想要重新制作一部和大屠杀有关的电影,所以到南京来想要查询些第一手的资料。”

“欢迎到南京来,梅森小姐,”老人微笑着和安吉拉握了握手,“我们很感谢像你以及纯如这样的热心人士,我们会提供可以提供的帮助的。”

“谢谢你,许先生。”安吉拉点了点头用中文说道。

“你的中文说得狠好啊。”许馆长微微有些惊讶。

“跟我奶奶学的,她有着一半的中国血统,”到这里安吉拉顿了顿,才又继续说道,“事实上,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她曾在金陵女子大学呆过。不过那时她还很小,对南京的印象很模糊,而且在那场灾难之前就已经回美国了。”

“原来如此。”老人没再多问,对旁边的秘书做了手势:“小陈,你带两位这女士到档案馆去吧,把相关情况跟管理处的余主任说一声。”

“好的,许老,”对方点了点头,然后对安吉拉和爱丽丝做了请的手势,“请跟我来。”

“你从未跟我说过,你奶奶曾在金陵大学里呆过。”在往档案馆里去的时候,爱丽丝在安吉拉耳边低声抱怨了句。

“我刚才说了,那时她很小,印象根模糊,而且战争一爆发就和外曾祖父以及外曾祖母回美国了。”安吉拉耸了耸肩,然后又补充了句:“不过,据奶奶回忆,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就是在金陵女子大学认识的。”

爱丽丝思考了几分钟后才又问道:“这也应该是你制作《拉贝日记》的原因之一吧。”

“算是吧。”安吉拉不置可否的回答到,在注意到陈秘书的神色后暗中对爱丽丝做了个手势,后者随即闭上了嘴巴。

来到档案馆后,在陈秘书的带领下两人很快办好了手续。

“你们可以在这次随便查阅,有什么疑问可以询问刘女士,不过最迟不能超过16点30分,因为那时我们将要闭馆。”年轻的秘书尽心的解释道。

“谢谢,我们明白了。”安吉拉点了点头,虽然身边的爱丽丝已经不止一次来过这里,可她还是没有拒绝对方的好意。

“那么,告辞了。”陈秘书说着却没有第一时间离开,他微微蹙着眉头似乎还想说什么,可犹豫了半晌后最移还是放弃了。

“他不会认出你了吧?”爱丽丝有些担心。

“不会的,”安吉拉倒是没有放在心上,“这里不像美国,虽然我同样有不小的知名度,却不是那么容易被认出来的。再说了,东方人看西方人和西方人看东方人一样,除非非常熟悉,否则很难认出对方,更何况我又没化妆。”

说到这里她将自己的外套脱了下来挂到椅子上,然后拍了拍爱丽丝的胳膊:“好了,别在意那些了,就算认出来了也无所谓,还是把注意力放到这上面来吧,我们只有3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要抓紧才行。”

坦白的说,要找资料的话,安吉拉并不需要亲自到南京到大屠杀博物馆来,美国某些图书馆里的资料比这里的详尽得多,只不过大多都束之高阁从来没有被翻过。只是一来可以看看不同的记录做下对比,二来到实地游览感受下并看看有没有可能到时候进行实地拍摄。

所以安吉拉找爱丽丝·张和自己同行,对方在出了那本书后又前后几次到南京以及相关地点查找证据和资料,如果不是近两年因病一直在家休养,说不定还在太平洋两岸奔波。

有她在,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哪个县市有值得一看的地方志,哪个地区有当时的幸存者,爱丽丝都非常清楚。而且因为她以前经常过来取证,和不少人都非常熟悉,访问以及查询都很方便,就之前到博物馆来的时候那样。

“今天的效率很高,有需要的都记录了下来。让我再看看,如果没有遗漏的话,明天开馆后复印下来,然后我们上就可以回去了。”

安吉拉翻着手中记录着需要的资料名称的小本,语气里微微带着兴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