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1/2)

“没有,”安吉拉飞快的回答道,“虽然我喝了威士忌,虽然有那么几秒钟我们很亲热,不过最终还是没有做到那一步。”

她说着偏了偏脑袋:“昨天晚上,我在客房里睡的。”

丽芙心里顿时松了口气,但同时也涌出一丝莫名的失望。

“换衣服吧,我们出去吃早餐。”安吉拉继续说道,“时间有些紧,还要去接曼妮。今天我们要去伍德兰德镇,看看十年前拍《捉迷藏》的地方——当初说好了的。”

“嗯……”丽芙迟疑了下后点了点头,“好的,我马上就来。”

“我等你。”安吉拉说着凑过来直接在她唇上吻了吻,随即转身离开往客房走去。

丽芙又愣了几秒钟后才关上门,然后捧住脸蛋在梳妆台前坐下。

好吧,可以确定安吉儿……安吉!说的是实话,那么我也可以放心……哦,该死的,为什么会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她现在有女朋友有约会对象……丽芙搓揉着自己的脸蛋,然后一个曾经的话语从心里冒了出来:公平竞争!

热闹的圣诞节很快就要过去了,接下来的又是热闹的新年,不过对于影评人来说最热闹的却是天使小姐的新电影《女王》的上映。虽然只在洛杉矶和伦敦的两家剧院进行点映,却依旧吸引了大批的影评人前去捧场。

“这是部出色的电影,是对‘妥协’这个词最好的诠释。安吉拉就像她当初承诺的那样,没有加入任何的个人观点以及感情色彩,建立在大量的史料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的讲述了这段特殊时期的所发生的故事。

她揭开了笼罩在王室身上的那层神秘的面纱,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真实的王室生活的画卷,告诉我们英国女王也和普通人一样会生气会悲伤会无奈。必须承认,就算你因为戴安娜王妃不喜欢伊丽莎白二世,却无法否认她的魄力和对信念的坚持。

海伦·米勒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她完全抓住了女王的内心世界,有时候你甚至会以为那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在屏幕上。而饰演布莱尔的鲍里斯·博德利同样在对戏中不落下风,一副首相的风范并且收放自如。虽然在剪辑上略微零碎了点,而且首相先生的生活场景较少——不过他的转变交代得非常好——这依然是部出色的电影。

安吉拉再次向人们展示了她那让人惊人的能力,这样一个连男性也不容易把握的政治题材,电影中的几位角色都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却让她拍摄得圆转自滴水不漏。不过,想想她在19岁就可以拍出《钢琴家》这样的电影,也就不奇怪了。”

这是《好莱坞报道》上面的一篇影评,虽然有赞许有批评,但总的来说还算是赞许要多一些。大多数美国媒体也是如此,即使有批评的声音,也不像那些小报那样为销售量随便乱说,不过他们大多把目光聚集在拍摄手法又或者演员的表演上面,英国王室怎样却很少谈及,因为这不管他们或者说不管美国人的事。

英美两国的媒体的区别就在这里,不过从一开始就期待着《女王》的英国媒体,却在这部电影上映后变得有些各说各话。

第645章在南京

“坦白的说,这部电影基本上还算不错,只是对王室的描绘过多而且零碎。如果换一位导演的话可能会更好,因为安吉拉的身份让这些描绘并不完全信服。”一家报纸如此写道。

“我认为这应该是安吉拉在《钢琴家》之后执导的最好的一部电影,能将真人真事搬上大屏幕同时做到不偏不倚的人不多。”这个英国某个电影网站上的文章。

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党派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解读电影,然后各执己见讨论得不亦乐乎——谁让这是部政治电影,又涉及到了现实中的人物。

这样一来,公众的好奇心却被大幅度的提了起来,于是当《女王》在新年之后上映时,一度在英国火爆得不输给那些大制作,就连布莱尔也抽空带着全家人去电影院捧场。

“相对的非常客观,虽然还有些小瑕疵,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安吉拉小姐做得很棒。”布莱尔在看完电影后如此评价道,虽然布莱尔夫人忍不住嘀咕了几句“对王室的描绘太过”之类的话,还是承认电影中自己丈夫的那些经历还是很忠于事实的。

至于王室那边,却相当的低调,如果不是记者在例行会议上问到,王室发言人可能根本不会提起。即使如此,也只是以“这是部比较客观公正的电影”敷衍过去,不过有消息宣称女王曾独自在白金汉宫里观看这部电影,发言人被问到的时候既没承认也没否认。

虽然这样,电影在英国公众当中却被一直叫好。主要是因为和戴安娜王妃有关的镜头没有多少,而且都是从记录片里剪辑的。加上电影本身并没有偏袒哪一方,只是将能知道的发生过的事实展现出来,所以他们很容易就接受了。

“不过还有一点,这是女王陛下首次在家事上对民众做了让步,潜意识里大家都很喜欢回味下。”在外公的庄园里的时候,安吉拉半开玩笑的这么对老人说道。

外公笑着摇摇头,很认真的说道:“不管怎样,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