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堤上的义军首领(4/4)

这男子笑道:“嘉靖年间有一名治水专家叫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的法子,这法子很好。”

张成仁常读各种治河的书籍,当然知道潘季驯,他是明朝的水利专家,针对黄水泥沙过多的现象,提出在枯水期,在河床之内建筑一条束水而用的大堤,筑堤束水,以水攻沙,通过束水加快水流速度,冲刷河床,带走泥沙。他治理黄河十余年,颇有成效,可惜后来牵连到清算张居正的事件中,被免职。但他提出的治水理论在清代被采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张成仁点头道:“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提议很好,但这法子见效慢,花费高,没有七八年的功夫,上千万的银子,是不能实现的,朝廷……”忽然想起来,自己与之说话的是义军中人,不由得尴尬的笑笑。

这男子却不以为意,道:“束水攻沙法将来必须要实行的,这是治理黄河最有效的办法。在我看来,治理黄河有短期,有长期,束水攻沙是长期的办法,短期内则要用分洪,有计划的泄洪,可以快速缓解开封城的防洪压力,虽然会淹没一些田地,但黄河淤泥肥沃,水退之后,就可以形成万亩肥田,也算好处坏处各占一半。”

张成仁点点头道:“是啊!用短期法解决大洪水,就如眼前这般,如果在下游有计划的分洪,怎么可能给开封造成这么大的威胁。然后用束水攻沙的法子,筑堤长期治理,定然可以解决黄河水患的问题。”

这男子笑笑道:“束水攻沙是治理黄河的好法子,但却不是最根本的治理办法,若想彻底的治理黄河,釜底抽薪,治其根本,必须有更长远的打算,可称之为‘综合治理’。”

“嗯!”张成仁很诧异,这是他不曾听过的,很新鲜的治理黄河的名词。

这男子笑道,黄河虽然水患在中下游,但起因却在上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水患之根本,必须在上游黄河两岸大力治理环境,种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在下游大力修筑湖堤,尤其是洪泽湖,把湖水作为调节黄河的蓄水池,还要治理入海口,防止海床淤积。最后黄河、淮河综合治理,因为黄、淮在清口交汇,所以要‘蓄清刷黄’防止黄河泥沙,堵住淮河出口,给江浙、安徽一代造成水患。”

张成仁听了这番话大为惊佩,这人不但懂得潘季驯的治水方法,而且还在古人治水的优点上加以发挥,许多观点闻所未闻。尤其是这人的视野十分远大,不止开封这一段水患,而是从黄河上、中、下游通盘考虑,甚至连淮河、江浙也在考虑之中,简直是胸怀天下了,这人是谁?有如此远见卓识。

正想请教这人尊姓大名,忽然王成章急匆匆过来,向这人拱手道:“范大将军,有军情汇报。”

这男子向张成仁点点头,转身跟着王成章走下大堤。张成仁一惊,“范大将军”这称呼自己似乎听说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了。王成章是义军中的头目,却对这“范大将军”如此恭敬,难道这男子是义军的高级首领,只是他若是高级首领,又怎会像普通丁壮一般,在大坝上抗洪,甚至冒着危险,跳入泥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