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兵棋推演3(1/1)

“陆上进攻失利,随后海军和空军也接连失利。中国军队变主动这被动。统帅部不得不调兵增援并做好弃守上海的准备。

此时从战略上变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御作战,不是为了防守上海而是为拖延时间,为后期的战略准备争取更多的时间。但这个计划被日军大量增兵所打破,导致防线越来越长。

这个结果直接导致统帅部调集大量的军队开赴到淞沪战场上。当时中国面临的是两线作战,北方战场接连失利,前期调整到北方的兵力根本就没有办法抽调出来。

战争后期国民军数量达到三百多万近四百万,但战争的前期也就是一百多万而已。扩充军队数量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实力和军备生产能力。

淞沪战场投入六十多万兵力已经是国民政府的极限了。可用的兵已经全部投入到战场上,很多的还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战斗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

这期间最高统帅部先后投入了第98师、第36师、第51师、第11师、第67师、第14师等国民军精锐部队。

随后又投入先后投入了第三批部队,第8师、第59师、第61师、第67师、第77师、第18师、第26师……随着战线扩大,总共投入六个集团军。48个师、15个独立旅、9个暂编旅、税警总团、中央教导总队、上海警察总队、江苏四个保安团和炮兵七个团,总计达到了六十万人。

当然,在前期实际参战的只有四十多万人。另外飞机200余架,海军舰艇40余艘。而日本投入的军队只有二十万左右。

随后又调来第21集团军和刘湘的五个师,此时兵力达到了70余万人,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打一这仗了。”

“呃……”仇老看了赵政国一眼叹了一口气说道:“在推演的过程之中,我们发现了日本人的一个阴谋。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中国华南和西南所有的国民军精锐,毕其一役于淞沪。

然后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把中国完全占领。他们首先挑起事端,但却仅凭三千多人坚守阵地。然后召集日本侨民参战人数也就是五六千左右。却抵挡了两个重装师的进攻。

也许你会认为统帅部对两个师的战力计算出了错,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不管是日本人留守上海的三千多人还是后来补充进去的侨民实际上都是日本人早就计算好的,他们本来就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

在参谋工作上日本人比我们做得好得多。他们的计算比我们要精准得多。不管是从火力配制、防御工事和装备上都计算得丝毫不差。这也是我们出动两个重装师都无法拿下他们的驻地的原因。

随后他们的部队陆续进入战场。顺序是这样的,8月15日投入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第3师团和第11师团为第一批反攻力量。接着9月11日增加投入第9、13、101三个师团和两个重炮旅。

见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受到重创,他们又调遣了刚组建的第11军含第6、18、114三个师团及一部队抽调部队,于11月初合围上海。准备一举把中国军队全部消灭在淞沪地区。

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日本人的目的。看似日本人是被迫增兵,实际上他们是一边消耗国民军军力,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国民军增援上海。然后分别从长江和浙江登陆把国民军全歼于淞沪半岛之上。”

“请君入瓮!”赵政国说道:“利用国民政府不敢放弃上海的心理,逼最高统帅部上他们的当?”

“嗯,不错。包括他们叫嚣三个月内亡了中国也是他们的阴谋之一,这是一种心理战术。”仇老点了点头说道:“中国多山区,这一点日本人也清楚。而他们的军队擅长于平原作战,再加上有海军和海军航空兵的支持,他们可以说占尽了优势。”

“日本人的这个局布得太狠了……”赵政国叹了一口气说道:“后来呢?”

“哪个后来?我的故事,还是我们当时的推演?”仇老问道。

“推演的结果。统帅部是否发现了他们的阴谋?”赵政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