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章 诗集(3/4)

章越说完心道,你要与我论道,咱们就论道。这话可是后来理学之宗旨,你若是能反驳,我名字就倒过来写。

苏洵略一思索,动容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道也!”

见好辩难的爹爹没有反对章越,此刻苏辙不由松一口气。

欧阳修笑道:“三郎初入太学,写了太学之大义,其中阐述明体达用之学,明体可称论心,达用可称论迹,拿来可以印证否?”

苏轼在旁听了问道:“还要请教度之,何为论心论迹?”

章越心底大爽道:“不敢当,譬如孝行,对父母之孝乃出自天性,若只谈孝行不谈孝心,只论孝行,台上演孝子的戏子乃天下第一至孝之子。”

说到这里章越正色道:“故而无论是宽还是严说到底就是论迹,是术不是道,最重要乃心也。治国无论是宽与严,还是要从心出发。”

“刘焉治蜀严也,论其心为叛汉自立,刘璋治蜀宽也,却因其暗弱,为了守位不得已而为之也,这就是宽严皆误了。反观孔明死后桑不过八百株,田不过十五顷,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内无馀帛,外无赢财,此为心也。”

“严是术,也是迹,论迹不论心,故有‘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成怀怨叹’之说了。”

这一席话下来,众人都是露出佩服之色,苏辙尤为动容。

席间更衣时,欧阳修对曾巩笑道:“章度之为雏凤也,他日必清于老声!”

曾巩闻言神色再度复杂了起来。

下面众人继续作诗。

当日席上众人所作的诗句都写入诗集之中,欧阳修将此刊印,随后流行于汴京,甚至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