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结局(下)(3/3)

冯知微猛地抬头,“为何?”

脸,到底沉的厉害。

葛嫔心里有些慌,可一想到,胡月娘不过是宫婢出生,与她们共同伺候皇帝也就算了,还得帝后另眼相待,心中不忿已久。

如今仗着有身子,自是要同胡月娘发难的。

只是,胡月娘是皇后的人,打了胡月娘便是打了皇后的脸,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过来同皇后禀报。

倒要瞧瞧,皇后再得宠还能不顾皇家子嗣?

只要皇后忍了自己,自己在后宫之中,自是会高人一等。

便将今日的事说了,原是今日两人在宫里碰面了,坐撵正好走了个对头,按照规矩,胡月娘自然是要停下来让路,等着葛嫔过去后,再离开。

可葛嫔却说,她这刚走了一步,两个坐撵还没彻底错过去,胡月娘那边便起身上撵准备走了,她这也怕伤到皇家子嗣,情急之下,才教训了胡月娘。

说胡月娘是后宫妃嫔,理应皇后娘娘管教,所以,将人送来了。

便是说,打了人不成,还要让皇后再责罚胡月娘。

而且,听她这话总是有些牵强,所谓让撵,便是让出正路来,其实就是显示地位低的那位敬着高的那位,意思到了便可,那么宽的路,怎么可能撞着。

胡月娘低头也没解释,只说了句,“嫔妾知罪。”

“知罪,你就知道知罪,若是冲撞了皇家子嗣,你一句知罪便可以交代的吗?”葛嫔陡然抬高了声音,骂完人后,还撑着肚子,好像因为生气,伤到了肚子一般。

顾夭夭同顾明慧后院都清静,哪见得这场面,只觉得一阵阵的头疼,心里厌烦的很。

“葛嫔娘娘兄长,我记得是在军机营里当差是吧?”冯知微没开口,顾夭夭却突然提了葛家的人。

“是,本宫的兄长乃是军机营里正四品督军。”提起自己嫡亲的兄长,葛嫔自是满脸的骄傲。

兄长还年轻,便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实属不易。

再加上父亲的缘由,她们都被圣上看中。

不过,到底父亲是死在冯老将军手上的,对于冯皇后,葛嫔心底总是有些敌意的。

听了葛嫔的话,顾夭夭笑着点头,“这就是了,昨日相爷还同我说,这年轻一辈的人啊,数葛小将军成气候,如今边关守将家中出事,京中正想着派谁过去,没想到,这葛小将军竟主动站了出来,颇有当初葛老将军的风范。”

“怎么可能?”葛嫔惊的站了起来,在京城中出人头地的机会多,若是去了外头,想出头自然只有立战功一条路,可是,如今天下太平不起战火,哪里有机会。

边关艰难,主将是早就定下的,所谓守将不过是七品小官,兄长不傻也绝做不出这般事来。

“怎么不可能,我也想起来了,昨日夫君也对葛小将军赞誉有加!”顾明慧在旁边也笑着说了一声。

看着这俩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葛嫔恍惚间反应过来了,什么主动去边关,分明就是这两人信口开河,因为看不上自己,所以迁怒到兄长身上了。

“叶夫人,这江山姓赵,不是你叶家的天下!”不是说,你说是自请去的,便就自请去的。

“葛嫔娘娘慎言,这天下谁人不知,叶相是极为重规矩的,怎可说出这般没有分寸的话来?”顾明慧沉着脸,在旁边冷斥了句。

说起重规矩,自然就不得不提,此刻还躺在榻上的临安公主。

当初,闹的有多厉害,可结果呢,也不是没人拿的住叶相的把柄?

若是,身份还没有临安公主尊贵,对上叶相,又有几分胜算?

“行了,朝堂的事咱们妇人不懂得,葛嫔你记好了,今日的错莫要再犯,还有,胡贵人如何本宫自有定论,你既以动了手,还在这告状,谁人教你的规矩,本宫念在你怀有身孕的份上不同你计较,若有下次,决不轻饶!”冯知微这个时候,自是要总结一番。

葛嫔咬着牙,本来是要立规矩的,却闹的个大没脸,如何甘心?

看葛嫔没动,顾夭夭在旁边轻轻的咳了一声,“皇后娘娘说的没错,妇人自不该妄议朝政,只是事关夫君,臣妇总要解释一二,夫君得圣恩手握重权,可却处处按规矩办事,若是真的想要针对葛家,想来也不是只将一人撵出京城,而是,屠了葛家满门,葛嫔娘娘,您说呢?”

顾夭夭口中说着规矩,可语气却极为的张狂。

明晃晃的,便是警告。

葛嫔咬着牙看着你一言我一语的三个人,一国之母自是高高在上,看上面的俩人,文武臣之首,皆是皇后的人。

此刻也只能说一句,“臣妾,知罪。”便退了出去。

葛嫔都离开了,胡月娘自然不会留在这里,耽误她们说话。

等胡月娘离开,冯知微下令给胡月娘些赏赐,总不会让她落面子的。

只是,提起葛嫔,冯知微总忍不住说了句,“给脸不要脸。”

顾夭夭笑着拿了橘子放在冯知微的跟前,“她怀着身子,你不好说话,还有我们。”

到底,无论多占理,皇后处置怀有身孕的妃嫔,总会让人诟病。

那便她俩给敲打一番,让她认清楚自己的地位。

冯知微笑着点头,“那以后,还要仰仗两位夫人了。”

场面,自又恢复了从前的热络,只是,瞧着顾明慧有些不对劲,似是在隐忍着什么。

“嫂嫂。”冯知微紧张的唤了句。

顾明慧摆了摆手,艰难的说了句,“我,我回去。”

冯知微愣了片刻,随即反应过来了,“快,快宣太医。”

“不可。”顾明慧摇头,这女人生孩子,血气重,断然不能在宫里,晦气。

“嫂嫂这个时候了,讲究的什么,难不成我若出事,你跟哥哥都不让我在家里养孩子了?”冯知微没好气的说了句。

再说了,顾明慧若非是惦记自己,也不会挺着个大肚子过来。

怕顾明慧还要多言,冯知微说了句,“圣上也没那么多的事。”

“事有轻重缓急。”顾夭夭也在旁边劝了句。

她没生过孩子,可却也知道,产子那可是在鬼门关上过一圈的,万万出不得差池。

不等顾明慧说话,冯知微便忙活着赶紧让人将顾明慧挪到内室,不过因着顾明慧坚持,还是送到了偏殿的内室,然后赶紧让人去通知了冯家,让冯泽赶紧进宫来。

顾明慧倒也不是疼的有多厉害,只是突然破了羊水动弹不得,只能由着人家扶着她。

这产子自也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发作的,她们只能在外头等着。

冯泽也顾不得后宫内院,进来便直接去了产房,冯将军同冯夫人也没说什么,什么晦气不晦气的,生的是冯家的孩子,陪着孩子的母亲,怎么就会有血光之灾了?他们家,不信那一套。

“娘娘,您先去歇着吧。”顾夭夭看着冯知微跟着忙前忙后的,总是忍不住提醒一句。

她如今也有身子,受不得累。

御书房内,胡月娘跪着向皇帝禀报今日发生的事。

皇帝面上越来越冷,“可让人瞧了,葛氏肚子里的是什么?”

胡月娘垂着头,“回圣上的话,八成,八成是个皇子。”

虽说月份还小,可皇宫里总有能人,断定个七七八八。

听闻是皇子,皇帝的脸色更是难看,“葛嫔以下犯上,冲撞皇后,气的国舅夫人早产,罪该万死,念着她怀有身孕的份上,责,掌嘴五十,闭门思过三月。”

顾明慧这提前半个月其实也算不得早产,可皇帝圣言,说早产那边是早产了。

胡月娘有些犹豫,“圣上,葛嫔娘娘的胎还不稳,怕是受不住。”

“朕,在乎吗?”皇帝不屑的说了句。

葛嫔不过怀着身子,还没生出皇子来,便就敢挑衅皇后,若是他日皇子出世,岂不是要同嫡子争天下了?

话说的格外明白,皇帝本就是要,落了她这一胎。

胡月娘低头领旨,这也算是她,头一次出手。

这天下姓赵,可后宫,只能姓冯。

十月初三这一早,顾明慧终于的生下了孩子,不负众人所望,是个小子。

冯家,这一代,后继有人。

得了这个消息,顾夭夭总算放下心来了,一夜未睡在这守着,此刻得了母子平安的消息,这困劲也上来了。

便让人收拾着,准备回叶家。

出了后宫,一眼便瞧着穿着朝服的叶卓华,“今日,这么早便下朝了?”顾夭夭快走了几步,笑着问了句。

叶卓华轻轻摇头,“我今日,告了假。”

顾夭夭听后,抿嘴轻笑,“怎么,你这也是紧张的?冯家得了个小子,不过还未取名。”

叶卓华恩了一声,这一点他倒是知道,冯泽一早便想着该取什么名字,可寻哪个字都觉得不好,昨日还说,距离生产还有半月的时间,总能挑出来。

没想到,顾明慧生的这般快。

顾夭夭总觉得,叶卓华今日怪的很,甚至有一种,叶卓华本也不是紧张,只是单纯的想要来接自己的感觉。

或者是有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

等上了马车,叶卓华才凑到顾夭夭跟前,小声的念了句,“你小日子,这个月,晚来了两日了。”

“两日便两日,这也是正常的。”顾夭夭不以为意的说了句。

然后,叶卓华那边便没话了,只拿了披风盖在顾夭夭的身上,小心的伺候着。

顾夭夭靠在叶卓华身上,熬了一夜确实是有些累了,眼微微的眯了起来,准备歇息片刻。

可脑子里总是习惯的想着,刚才叶卓华说的话。

突然间,惊的没了睡意,顾夭夭腾的一下坐了起来,刚才因为想着顾明慧,却没多注意叶卓华,此刻看过去,叶卓华新冒出了不少的胡茬子,“你,一夜未睡?”

叶卓华点了点头。

顾夭夭的眼不由的瞪大了,“是不是,我回去了得先寻府医把脉?”

看着叶卓华又点头。

顾夭夭突然笑了,而后伸手拍了一下叶卓华的肩膀,“姓叶的,我就知道你不是个东西。”

明明都商量好了,等着冬日再准备要孩子。

没想着叶卓华竟然提前了,也没同自己商量一声。

叶卓华也不敢躲避,“我,我上次问你,是否紧张,我瞧你点头了,这才想了这么一个法子。”

叶卓华还特意问过大夫,说是越是紧张对要孩子越不利,还不如悄无声息的,也就要了。

左右,顾夭夭也是同意的。

顾夭夭一下下的点着叶卓华的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算计,算计,一日日的就知道算计!

因着顾夭夭熬了一夜,叶卓华紧张,早就让府医等着了,就怕出事。

等着顾夭夭一回来,府医立马过来请安,果不其然,顾夭夭是真的有了身孕了。

顾夭夭的脸还没缓和过来,叶卓华在旁边拉着顾夭夭的手,“如今,四下太平,你也该,心顺才是。”

“滚!”顾夭夭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倒也不是真的生气,只是单纯的想要发脾气。

叶卓华摸了一下鼻子,只管哄着便是。

虽说不满三个月,还是不能声张的,可亲近的人总是要说一声的。

顾夭夭是成亲最早的,可有身孕的最晚,可以说,她这一有身孕除了顾夭夭,旁人都开心。

叶父叶母自更不用说了,他们嘴上没催过这小两口,可心里肯定也是着急的。

日子久了,顾夭夭也没那么气了,只想着好好的养孩子。

诚如,叶卓华所说的,现在四下太平。

明君登基,大家都一心为朝廷效力,至于叶卓华这个佞臣,想处置谁都是按照规矩来的,旁人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总不能红口白牙的说上句,看新相爷办事不顺眼吧。

至于说内院,临安公主还没死呢,便就是伤疤还没有好呢,叶卓华再少年英杰,旁人也都得掂量掂量,是不是有勇气想要受那临安公主的下场。

总之,顾夭夭还是比较顺心的。

次年五月十六皇后生产,是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不过,皇后总还念叨,老人们都说这初一十五的男子,好讨媳妇。

可偏偏皇子是十六的生辰,偏偏要晚出生一日,恐怕以后讨要媳妇得费些力气。

对于皇后担心的事,旁人都一笑置之,若是不出意外,皇后嫡子必然是要做太子的人,天下女子,不得尽由太子挑。

当然,顾明慧也曾戏言,除非是顾夭夭生下的是姑娘,偏偏被太子瞧上了,这下,怕就麻烦了。

不说顾夭夭不同意,就叶相的性子,怕得能打断皇子的腿。

这话,只是一句玩笑,谁人也没当真。

待到顾夭夭有动静的时候,冯知微也出了月子了,顾明慧的孩子都快一岁了,自都能让奶娘带着,所以来了一院子的人,都来等顾夭夭产子。

叶卓华更是不离左右,只是,顾夭夭是先见的红,反反复复两三日才开始疼,这孩子生的艰难,八月初一的一大早,鸡刚叫了三声,终于产房里头有了动静。

说是母女平安。

不管是男是女,能平安就行,顾父一直念着阿弥陀佛。

人都说生完孩子没力气,顾夭夭只觉得肚子里的肉总算出去了,浑身舒坦,看着那小小的人,心的融化了。

这孩子也不是个爱哭的,生产的时候哭了几声,便乖了。

只是,叶卓华却止不住了,一个大男人,趴在顾夭夭塌边,便就跟号丧一样的哭泣。

开始,顾夭夭只当他憋的时间太久了,发泄发泄这紧张的情绪也是好的,可是时间一久,顾夭夭心中便觉得烦闷,“要哭离远一点哭,莫要吓到我女儿。”

叶卓华抹了一把眼泪,抬头的时候还抽抽搭搭的,“我发誓,这辈子只这一个孩子,再也不生了。”

人都说,生孩子受罪,他也想过,却没想到会有那般的凶险。

顾夭夭产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宫里,便是连叶卓华那发下的誓也传了过来。

皇帝不由的点头,“朕,去瞧瞧太后。”

自从临安公主出事后,太后便鲜少再出门,皇帝过来的时候,太后正在浇她屋里的花草,临安公主还是老样子,浑身不能动,木然的睁着眼,对外头没有任何反应。

“母后。”皇帝先见了礼。

太后将手中的东西放下,拿了帕子将手擦干净,“皇帝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朕,是向母后报喜的,叶相得女,独女。”后头那两个字,皇帝故意咬的很重。

当初韩相去的时候,皇帝知道是太后出的手,可却没过来问一个字,今日,却是将那日的话说出来。

太后素来通透,对万事都有自己的衡量,临安公主落的这般下场,她自然会出手的,可,也要顾忌皇帝,便想了这么一招。

成全了,皇帝君臣的情谊,解了皇帝当时的困局,可却也在这君臣之间埋下了这一根刺。

原本,皇帝是想着,等着韩相快支撑不了的时候,再给叶卓华相位,也算是让他立威,而后让顾夭夭协助皇后选妃,左右叶卓华也是佞臣了,他不愿意后宫那么多人,便让那两口子耍手段。

总之,叶卓华让自己在临安公主事上妥协,又抢来的这个相位,皇帝必也不会让他当的那么舒坦。

这是他作为皇帝,也是作为兄长,给前朝求的一个平衡。

可是,韩相一死,旁人会当韩相是被叶卓华逼的,叶卓华自要背负骂名。

这些也就罢了,可偏偏非要提充盈后宫的事,这让旁人如何看待冯知微?

若是冯知微同顾夭夭的关系没那么好,必然会对叶家心生怨恨,怪叶家逼韩相太狠。

而自己若同冯知微不能和解,自然也会怪罪叶卓华。

再好的关系,一旦有了嫌隙,便会渐行渐远,叶卓华性子刚强,今日能抢相位,他日亦能抢皇位。

他日,皇帝羽翼丰满,必然是要除掉叶卓华的。

太后这般,让伤害过临安公主的人,都得不了好,自也算是为临安公主报仇了。

可偏偏,叶卓华生的是姑娘,他后继无人,自然不会对皇位感兴趣,只要叶卓华不存逆反的心,皇帝便不会动叶卓华。

他们依旧是,可以谈天说地的知己。

这,许是天意。

也是大佑的造化。

太后听了只是淡淡的一笑,“那,自然是好的。”转头,看了一眼临安公主,只是微微的叹息。

话既然捎到了,皇帝起身冲着太后抱了抱拳头,“母后,一直未曾说过,您足够通透,却不够豁达。”

从当年离宫之日的时候,旁人都看着当初的贤妃,走的毫不留恋,这样的女子该是个奇人。

可是,有些事,皇帝知晓。

母后一直对他要求严苛,文武兼备,不是储君,但一定要活的比储君要优秀。

这样的人,不是放下,而是一直在赌气。

临安公主的事,太后也只是尽到了一个母亲该尽的责任。

仅此而已!

毕竟,皇帝查到了,临安公主虽然被毒虫咬了,四肢无力,可总是能开口言话的,可在太后宫殿,久不得治,能动手的人只有一个。

太后的心,是凉的。

永远的,只活在别人的眼里。

所以,皇帝才偏爱冯知微,她无论做什么,都是炽热的,能感染身边的人。

听着皇帝与自己说这掏心掏肺的话,太后也只是淡淡的笑着,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却什么都记着。

良久只说了句,“皇帝,只是你不喜欢你母亲,并不能代表,哀家这样的人不好。”

曾经,那人也夸自己,人淡如菊。

不过,终究不重要了,她做了世人认为该做的事,她的孩子也长大了,能撑起了一片天,便,就是赢了。

赢了大行皇帝,赢了废皇后,赢了纯懿皇太后。

三日后,叶卓华为独女取好了名字,叫,叶骄阳。

如骄阳一般,光芒万丈。

顾夭夭总觉得,这个名字太过于刚强,尤其着叶骄阳还是初一出生的,说是命硬。

可叶卓华却无所谓,只说了句,“她有这个资格。”

叶相独女,还能配不上骄阳二字了?

叶骄阳有了名字之后,皇帝下令,特封叶骄阳为骄阳郡主,封号就用的是她的名字,取骄阳二字。

皇帝的妃嫔都还没有殊荣得皇帝亲赐字,叶相独女却有资格,旁人自是羡慕的很。

满月的时候,叶相更是为了骄阳郡主大摆筵席,宴请宾客三日。

看叶相这宠女的架势,顾明慧瞧着都心惊,只感叹,等着骄阳长大了,不知道得寻什么样的夫婿,才能入的了叶相的眼。

顾夭夭无奈的点头,“我这也是愁着。”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只要叶卓华在家,骄阳郡主就不用旁人伺候,也就是叶卓华身上没有吃食,若是再有奶,必然这乳娘都不用的。

她都愁,这叶卓华会不会留着骄阳一辈子不嫁人。

叶骄阳满月,孙倚君倒是同二牛过来了,只是顾二娘却没有赶回来,说是遇见了一位像极了贾丛海的人,这才耽搁了时间,不过满月礼却是送来了。

不过,叶卓华再宠爱叶骄阳,可是有些事却也重视,叶骄阳三岁的时候便到了开蒙的日子,叶卓华便要寻最好的先生,为叶骄阳开蒙。

这寻来寻去,最后视线落在了太子太傅身上。

皇帝倒是大方,左右孩子们还小,倒不必男女设防,便让叶骄阳进宫,同冯家小子一起,给太子伴读。

顾夭夭听后直笑,只可怜了太傅了,教着太子那表兄弟两位祖宗已经头疼,这又加上了叶骄阳这位小姑奶奶,京城中最金贵的三个孩子在他手上,打不得骂不得,又不能光哄着。

也庆幸顾瑾大了,不然四个孩子在一起,更让太傅受罪。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