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七十九章、西方战事(2/4)

    大英帝国如此,米国如此。

    这可真的是两难啊。

    按照朱皇帝的想法,要维持第一工业国的地位。

    首先要尽可能的压低人力成本,同时还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这本身就是悖论:既要人力成本低廉,又要人口素质高。

    当然了,也不是不能做到。

    问题在于

    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后世,培养一个人才的成本都是很高的。

    后世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至少要几十万——这不仅仅是家庭付出的金钱,还包括财政的补贴。

    生产一个大学毕业的无产者可能需要上百万甚至更多!

    而且这个无产者很可能被迫以低于成本价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这个成本当然是包括住宿、医疗、养老、繁殖和养育后代即生产新的无产者所需要的一切开支——对了。一对无产者夫妇至少要生产两个小无产者才能保证无产者这个物种在将来不会变成大熊猫或华南虎。

    换句话说。

    为了让打工人这个群体能维持下去。

    资本家至少要让一堆无产者夫妇住得起一套供四个人居住的住房——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

    同时一对无产者夫妇的工资所得,还要支持他们培育两个孩子到大学部毕业的费用,同时还要保证这一对无产者夫妇不被饿死和不被冻死,同时也可以支付起医疗费用。

    这可真的太难了。

    难怪后世生育率越来越低呢。

    而生育率越低。

    就意味着无产者的生产不能持续。

    这就迫使资本出逃——去生育率高,同时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然后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就接踵而至。

    这一套循环下来。

    哪里还会有永远的霸主啊。

    朱皇帝叹了一口气。

    就在此时。

    门口吱嘎一声打了开来。

    罗皇后抱着毯子走了进来。

    “怎么还不睡觉呢?这段时间总是在外面跑,好不容易回到中都,怎么不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和朱皇帝杞人忧天不同。

    大部分人都认为现在的大明朝可以说是蒸蒸日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担忧的事情。

    朱皇帝扭过头来,对这个已经三十多岁但依旧风韵犹存的额熟妇人笑了笑,叹了一口气说道:“睡不着啊,这一趟在伤害,看了许多,想了许多,听了许多.但这大明的未来,恐怕不像是朕设想的那么美好,有些事情,要防滑于未然才好啊。”

    “您还在担心洪门的事情?洪门确实很难处理,他们和朝中勋贵的关系.”

    “不不不,不是这个,这都是疥癣之疾,洪门和勋贵的关系也就是这一代,勋贵二代们那里还会去和这种底层帮派维持关系。”朱皇帝摇头说道。

    勋贵和黑社会,天然就是两个阶级。

    这一代过去了。

    勋贵二代和黑社会二代们,社会阶级天差地别,能有什么交集?

    所以朱皇帝根本不担心这个。

    “帮会在哪个国家都有的,整顿也整顿不了。若是青红两帮有什么不法行为,自有有司过问,朕犯不着非要和他们过不去。事实上,朕对于天地会的老兄弟已经够照顾的了,赌场、妓院、码头、出租马车等几个行当给他们发财,够了,他们也应该知足了!”

    “所以,帮会的组织,不得进入除了上诉这些行当之外的其他行当。朕也不是限制他们投资别的行当,但是朕不允许他们以帮会的形式进入!”

    “他们若是和寻常老板一样去开厂,朕不会管,但是他们不能在工人之间建立堂口!更不能带着工人和老板去作对!”

    朱皇帝站了起来。

    将自己这两天所思所想都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