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八十章、扩张,人口是关键。(2/3)

    比如说之前对俄罗斯的战争,许多湘湖派的官员都是反对的。

    他们也不是说不为了大明帝国的国家利益考虑。

    主要是担心战争旷日持久,战线过长,被俄罗斯人用持久战拖垮。

    但现在来看。

    这种担心实在是有些多余了。

    而且现在大明已手在东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现在东北已经有三百多万的人口。

    一半以上都是青壮年,即使是十丁抽一,都能组成将近二十万大军了!

    更何况。

    大明在东北的社会结构是依托于大大小小的集体农庄的结构。

    没有汉地的地方乡绅阶层。

    大明的统治力量可以直接贯彻到每一个人!

    在辽阔的东北大平原、黑龙江流域、内外兴安岭地区拥有强大的力量。

    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草原诸部也是空前的顺服——能不顺服么,以前大明朝要拿捏草原诸部还要从关内出兵,现在直接就从东北的集体农庄抽调军户就能将草原诸部屠不止一遍了。

    有了草原诸部的拥护,投降的满蒙八旗改编的征西行营的忠诚也有了保障。

    随着大西北的集体农庄的建立,东西两方都有了大量移民。

    在北方草原和西北方向作战,支撑十几万大军的后勤不再是可以压垮任何一个中原王朝的沉重负担。

    于是乎。

    这些湘湖派的官僚们如今一个个都是战争的拥护者了。

    “沙俄要对奥地利动手?法兰西会有什么反应?”

    朱皇帝颇为有兴趣的问道。

    “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是最激烈反对法兰西共和国的君主,他们和法兰西的关系并不和睦所以臣认为法兰西会在前期静观其变,不过他们也不会让沙俄在中欧得到太多的地盘,毕竟加利西亚、罗铎梅利亚、保加利亚这些地方,可都是中欧最肥沃的土地,其土地的价值远远超过东西伯利亚,沙俄的新沙皇把目标放在这些地盘上,原因也是因为他们丢掉了东西伯利亚,新沙皇想要得到国内的支持,就必须拿下一些地盘。”

    林大公说道。

    “失于东方,补于西方。”朱皇帝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既然沙俄要向西方扩张,那征西行营也要挪挪窝了,这一次.就以叶尼塞河为两国国界吧,反正现在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也没几个据点,只要把他们在叶尼塞河以东剩下的几个据点拔除,这叶尼塞河以东的土地,就是我大明的了。”

    朱道桦的手在地图上一滑。

    手指尖顺着叶尼塞河一路向北,直抵北冰洋。

    别看地图上,俄罗斯的地图那么大。

    但其实他们在东方的领地的控制力并不强。

    尤其是西部利亚巨大的冻土带,这些地方人类生存尚且困难,更何况要驻扎大军了。

    因此,大明要拿下这些地盘也容易。

    只要驱逐沿着叶尼塞河建立的一系列的沙俄据点,就能在地图上宣称对叶尼塞河以东,勒拿河以西这一大片土地的归属于大明了——至于当地土著。

    众所周知。

    在18世纪的世界。

    土著,是没有人权的。

    这个世界是属于那几个“文明国家”的狩猎场。

    “这样一来,大明朝总算是成为了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了。”

    朱皇帝开了个玩笑说道。

    虽然说是地图开疆。

    但是他是开国大帝。

    他的地图开疆,和别的什么人的地图开疆可不一样。

    他的手在地图上这么一滑。

    那就意味着大明真的会多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

    虽然这些地盘现在都是一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冻土地带。

    但是朱皇帝知道。

    在未来,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都说中华地大物博。

    但地大是真。

    物博却未必。

    比如说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黑色黄金:石油!

    后世中华就是不折不扣的贫油国。

    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进口石油才行。

    而西伯利亚的冻土下面。

    煤矿、石油、金属矿等等资源可是相当丰富的。

    现在只是出动一支偏师,就能趁沙俄要对中欧国家动手的时候切一块下来,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朱皇帝的玩笑话。

    彭浚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之色。

    朱皇帝大概和历史上所有其他的中华皇帝不一样。

    他不是中央帝国的皇帝。

    而类似于战国七雄中一名国君。

    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