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三十六章、失去特权,失去一切。(2/4)

    “唉,这个月光是贡院街就死了八个,都是过了30岁不能去考科举的书生,真是可怜啊!”

    “是啊,都是读了二十几年圣贤书的人,又不会干别的事情,一下子就不让考了,怎么活啊……”

    “是啊,这下要怎么活啊,半辈子的圣贤书读下来,现在居然不能考了……”

    就在这时候。

    现场聚集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书生。

    其中看起来也有不少年过三十的老秀才。

    “完了,完了,完了,这一辈子都完了。”

    有人触景生情。

    “不活了,不活了死了算了”

    也有人爬上了客栈的顶楼。

    就在这时候。

    砰!

    一声巨响传来。

    范进已经跳下来了。

    这客栈楼不是很高,就是一层三层的木楼。

    但架不住这地面上都是青石板,大头向下掉下来的范秀才当场就摔了个脑瓜迸裂。

    血浆,脑浆。

    溅得到处都是。

    连远处看热闹的李忠义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迹。

    “杜兄,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李忠仁看向了自己的狱友杜如松问道。

    杜如松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家的产业因为要从大牢里面把我捞出来,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次回去,就变卖了其他的家财,去广州投奔家兄算了。”

    “李兄,要不你也随我一起去广州吧,这大明朝的官,不做也罢!”

    “要做,一定要做!肯定要做!”

    李忠仁咬着牙。

    “大哥.这还能怎么做啊?”李忠义跺了一下脚。

    去广州多好啊。

    【君子报】可是天下闻名的大报,每年能赚好几万块钱的,去广州给【君子报】写文章,比留在四川种地强太多了。

    “我不能做,不是还有你么?”李忠仁深吸一口气说道。

    “我?大哥!这朱家不要咱们做他们的官,咱也不稀罕,你不考,弟弟也不考了,我们就回乡种地算了。”

    啪!

    李忠义还没说完呢。

    李忠仁的巴掌就已经打在了他的脸上。

    “说什么混账话!为兄不能考,是因为为兄年纪大了不能去考,你才二十,为什么不去考?不但要考,还一定要考中!为兄在狱中和不少狱友谈论过,这每个省的第一次秀才考试,都是最容易中的,之后可就难了!咱们大桥镇上,就我们李家一家读书人,考中秀才了,很大概率这大桥镇的镇长就是你的了!考!一定要考!”

    其实李忠义也不是打算弃考。

    就在几天前。

    四川当地有人撺掇着要上请愿书。

    这次不是和上次一样,说要废新学了。

    而是【四川士子请开科举请愿书】。

    这是跪求皇帝老子赶紧来开科举吧。

    再不开科举。

    这四川的官,都要外地人来干了。

    这些外地人来四川当官,那肯定就不会顾忌四川人的想法,肯定是能捞就捞的。

    再加上这三十岁就不能考的政策传来。

    那些都快三十的读书人都坐不住了。

    急得着急上火。

    纷纷在上面署名了。

    成都这里也有不少从上海、广州来的新学“大家”。

    开办了不少“新学科举突击训练班”。

    不少老士子们都打算临时抱佛教,趁着三十岁之前搏一把。

    李忠义也不例外。

    大桥镇现在就是几个胥吏在管着,等他当上大桥镇唯一的秀才。

    那他就肯定是镇长。

    到那时候.

    李家这几年散出去的财货土地,全部都能捞回来!

    李家兄弟和杜如松分道扬镳了。

    杜如松要去广州投奔他的君子哥哥。

    而李家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