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二十二章、君子要办报(2/2)

    这一份【风月报】,在广州城居然一天能卖出一万份?!

    “吴兄,这【风月报】赚钱,和咱们也没什么关系啊,【风月报】都是写一些下流文章的勾当,你我岂能去写这种文章赚钱?更何况,这【风月报】是当地大报,你我要办报纸,又岂能和【风月报】对比?”杜如崇稍微想了想,就想到了不少问题了。

    【风月报】在广州深耕多年了,名气逐渐由小到大,而且人家是专做“风月之事”的文章的。

    老色批无论何时都是相当多的。

    因此人家能办起来也不意外。

    “如何不能比?你我现在是什么身份?”吴信中说道。

    自从不能做官之后,这位历史上嘉庆年的状元郎思想就活泛起来了。

    不能做官,只能赚钱了。

    不是有句话说的.千里做官只为财么。

    现在如果有发财的机会,那不能做官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还能是什么身份,彻底没有做官指望的穷书生呗。”杜如崇苦笑。

    “不不不,杜兄,你我是君子!”

    “君子?”

    “对!名满天下的六君子之一呃,之二!”吴信中道。

    “这又如何?”

    “如何?这意味着你我名气很大,特别大!比这【风月报】大得多!”吴信中微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的。

    虽然六君子被朱皇帝明确表示不会招募为官。

    但是在天下士子之中。

    六君子的名气是很大的。

    他们的同情者也相当多。

    “这这和办报纸有什么关系?”杜如崇不解。

    “杜兄,你看这些报纸,能看出什么门道?”吴信中问道。

    杜如崇看着桌面上的几份报纸,微微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

    “没错,这些报纸的种类各不相同,但每一类的报纸,通常也就只有一两份占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吴信中想了半天,居然想出了市场份额这个词。、

    “所以.我们可以办一个,之前没有出现过的类别的报纸!”

    “什么类别?”

    “专门评论朝廷政策,对朝廷政策进行批评的报纸!”吴信中说道。

    “这这.”杜如崇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这不是和朝廷唱反调么?”

    “就是因为之前没有和朝廷唱反调的报纸,咱们办这个才有市场啊!”吴信中说道。

    “不行不行不行。”杜如崇头摇得像是拨浪鼓,“你不要命了,大明朝廷派出锦衣卫拿人可怎么办。”

    “这不可能!”吴信中笃定的说道。

    “大明之礼摆在这里,只要咱们不造反,不攻击皇帝,只是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评论,何罪之有?依礼,除谋反、攻击皇帝、皇室之言论之外,其余言者无罪!”

    “这个.能行吗?”杜如崇有些犹豫。

    “怎么不能行?杜兄!这【风月报】都能卖到一万分一天了,咱们的报纸,至少也不能比这【风月报】差吧?!”

    这倒是真的。

    天下士子何其多,光是这广州城内,同情当日午门士子的读书人就不知道有多少呢。

    而且

    日赚三千,扣除成本,怎么也能有个几百块吧?

    一天就赚几百块啊!

    这比当官还要赚啊。

    “那咱们这个报叫什么?”

    杜如崇问道。

    “你我有君子之名,不如就叫做君子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