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一十五章、儒生VS工人(2/2)

    这些老房子就被不少工人租了下来居住,同时还有不少人开了一些廉价的小酒馆。

    环境复杂,随处可见的勾栏和老妓女,以及横流的污水和不远处工厂的声音,共同交织出一片近代工业区贫民窟的景象。

    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穿着长衫的士子们这几天成为了南城贫民窟的工人们的嘲讽对象。

    工人们未必是穷——但他们都来自外地,中都的房价又贵,大部分工人都买不起中都的房子的。

    所以都喜欢住在这种“城中村”,节省房租,一年到头能多攒下点钱,等着回老家盖新房呢。

    这些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的人,他们身上穿着的是方便干活的短衣,头发也基本上剃掉了,留着方便在机器车间干活的短发——长发在轰隆隆的车间内实在是太危险了。

    他们的装扮。

    和长衫大袖的士子们自然是格格不入的。

    在这一片格格不入中。

    来自四川的陈传经就在盘算着还能在寸土寸金的中都待多久。

    从家里出发的路费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好在南城的城中村物价便宜,否则的话.这些要向皇帝请愿的士子们就只能灰溜溜的打道回府了。

    “六君子已经代表士子们递交了请愿书了!依礼,大明臣民都有请愿之权!我等明天就可以去中都,静坐请愿,向皇帝表明我等儒门子弟的骨气!!”

    很快。

    一名士子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大声宣布道。

    “好!明天就去!大家都起早点,说不定能赶上去午门的火车!”

    “对对对,不然走过去的话怕是要走大半天呢!”

    “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一定要请皇帝下旨,弘儒学,废新学!”

    众人纷纷嚷嚷了起来。

    陈传经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来自四川的陈传经已经四十岁了,但在前清的时候没能考上秀才,只是个老童生。

    家里面本有薄田十几亩,但因为要支应他读书,买了好几亩的地,现在只剩下不到十亩了。

    一身没有蓝色从长衫挂在身上,遮住了瘦弱的身躯。

    考了几十年八股文的陈传经唯一的指望,就是科举翻身。

    然而.

    这大清朝说没了就没了。

    大明朝又回来了。

    你说回来了就回来了吧。

    这科举一下子就说不考八股文了,要考什么新学。

    老童生陈传经的世界因此而崩塌了。

    他一辈子的指望。

    一辈子的梦想。

    就是科举中弟,光耀门楣。

    然而.

    如今大明朝的科举政策,毫无疑问让已经四十岁的陈传经梦想破灭了。

    这大明朝的皇帝,肯定是被奸臣蒙蔽了!

    这自古以来,都是八股取士,这几百年的规矩,怎么能说改了就改了呢。

    所以。

    这次来中都请愿,就是要告诉皇帝,规矩还是老的好!

    陈传经想着,已经把包袱北上了,开始收拾东西。

    “陈兄,明天我们一起乘火车去吧。”

    有人说道。

    “哦哦,明天再说吧,我今天有点事。”

    “什么事啊?”

    “小事,小事。”

    陈传经背着包袱出门了。

    坐火车?

    陈传经可坐不起。

    他身上剩下的钱都快不够回四川老家的了。

    这次他出门,可以说是豁出去了。

    陈传经这样的读书人来说,他们毕生所学如果不能科举中弟,那基本上就是百无一用了。

    坐火车虽然不贵。

    只要一铜元。

    但.

    这个钱都够陈传经吃一顿了。

    所以,他打算现在就走路出发。

    从这里去午门,可有五十多里。

    要赶在大家伙集中的时候赶到。

    可不得连夜赶路么。

    呜呜呜。

    沿着铁路线向北。

    陈传经的身边。

    一列火车况且况且的行驶而来。

    火车的速度很慢。

    可能也就和马匹小跑的速度差不多。

    不过比陈传经走路可就要快多了。

    而就在这一列火车上。

    是陈传经这一次斗争的对手们。

    有新学的几名学生领袖邓显鹤、肖元贵、郭仁图、王学宗等人。

    也有一批批的学生。

    同时。

    还有从松江府“请来”一起参与斗争的工人们。

    “嘿,听说了吗?那些腐儒打算逼皇上废除新学,关闭工厂,八股取士!”

    “关工厂,凭什么?关了工厂我们去哪里?”

    “就是就是!所以这次我们也要去请愿,他们能请愿我们难道就不可以?他们要砸我们的饭碗,我们就砸他们的狗头!”

    “对!砸烂他们的狗头!”

    车厢内。

    一群产业工人们群情激奋。

    吴向贵也在其中,也是一脸的愤怒。

    他是江南机械厂的技术工人。

    曾经也是读书人,不过考不上科举,所以就只能在家种地了,后来江南机械厂办厂,以优惠的条件招募识字的年轻人进厂办技校入学。

    吴向贵也就因此成为光荣的工人阶级的一员了。

    在毕业之后。

    他很快成为了工厂技术骨干。

    每个月月薪20明元,签了五年的合同。

    这个收入,妥妥的中产了。

    在松江府,吴向贵娶了媳妇生了娃,娃娃还在新式小学上学,未来的梦想可是考取大明四大高校!

    未来可以说是一片美好了。

    那些腐儒要废新学,要关工厂。

    那就是和吴向贵向往的未来过不去,和他的美好生活过不去!

    所以看起来非常强壮的吴向贵在听说要去中都和那些腐儒打擂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