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五十五章、大清的火种(2/3)

    而勒保那里有兵三万,满汉蒙总人口差不多五十万,极限动员的话能拉出五六万壮丁。

    从数量上,平西藩是不如勒保的。

    但平西藩麾下的老府兵们一方面是不太害怕勒保麾下的军队——就是八旗兵嘛,手下败将,没什么好怕的。

    另外一方面平西藩也在大明皇家银行拿到了一笔优惠贷款,用这笔钱购买了大量的先进军械。

    其中包括了五千杆线膛枪,一万杆制作精良的燧发枪。

    如此一来。

    平西王麾下的藩军,就完全淘汰了之前还在用的各式冷兵器、自己制造的火绳枪、从清军手里缴获的质量参差不齐,口径不一的燧发枪。

    实现了完全的“火枪化”。

    另外还购买了一百尊轻便的两寸口径野战炮和大批炮弹作为前线支援火力。

    有了这样的武器装备,两万府兵足够撵着勒保麾下的三万满清余孽来打了。

    随着浩浩荡荡的十几万人的大迁徙。

    罗定山也领着两个龙骑兵旅一路尾随这十几万“天国余孽”西进,他要确保天国余孽们能清空西域,到时候他这两个龙骑兵旅一万人也将就地在西域的天山脚下驻防,作为大明帝国在西部边陲的边防军的支柱。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组织在田山脚下的屯田,以伊犁为中心,将那天山脚下的塞外江南,彻底变成汉地。

    西域省。

    伊犁城。

    整个西域的地形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自北向南依次是北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山脉,南为昆仑山,把西域省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其中塔里木盆地中央是广袤的克拉玛依大沙漠,农业条件显然是不如北部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从天山和阿尔泰山留下来的高山融雪,以及几条大河的蜿蜒流过,让这里成为中亚最为富饶的农耕乐土。

    而伊犁便是位于天山北麓,是清廷在西域省的统治核心。

    自击败了了准格尔之后,清廷即围绕着伊犁,建立了大量的军屯,从内地迁移了十几万人口的汉人移民,经过二十多年的繁衍,汉人人口已经接近了二十五万。

    但伊犁到迪化一带的天山脚下的沃土,能开垦出来的耕地绝对是要超过关中的。

    能养活的人口也远不止二十多万。

    即使是以现在的粮食产量。

    西域省北部的这一块盆地能够开垦出来的土地,绝对能养活不下千万的人口!

    现在西域人口稀少,是因为此前绵延一百多年的战乱所导致的。

    而由于此处处在各方势力交汇的十字路口。

    因此,这种优良的农耕乐土,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稳定发展的机会。

    “十几万众,两万府兵”

    勒保的总督府内。

    身材短小精悍的大清西域总督勒保脸色有些凝重。

    “爷,不过两万府兵,咱们就在迪化和他们打一仗不就行了!”

    曾经在陕甘绿营当总兵的张玉龙大声说道,一副要喊打喊杀的模样。

    反而是几名旗人将领脸上露出了惧色。

    “爷,不能在西域和他们打,就算打赢了平西藩,万一惹来了明军.”

    “对对对,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能拼命,得避其锋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