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辫子都割了吧(2/2)

    金三鑫看着一大群红袍武将。

    不由得咧嘴笑着道:“得了,看着也挺喜庆的,辫子剪了,衣服也换了,剩下的就是要改姓了。”

    “爱新觉罗都姓金,我以后就叫做金三鑫了。”

    “好名字!”

    “好听!”

    “一听就好命名字!”

    一群在北京城长大的老八旗们纷纷竖起了大拇哥夸赞了起来。

    福康安摸了摸呼吸,说道:“天子赐姓富察氏为付,我看这个付不太好,听着就不吉利,温顺王不如上本,请天子赐富察氏姓福吧。”

    “也是哈,付确实不如福,这姓可是关系子孙后代的,怎么也要取个吉利的。”

    “福好!我也觉得福好,福康安福长安的”福康安的弟弟福长安也认同。

    “行吧,这都是小事,天子也只是随口一说,大家想要姓什么,若无明旨,可以自己选,只要是汉姓就行了。”

    “还有啊,这几天把命令传下去,大家都要改,好好改,都改个吉利名儿,咱们日后做了汉人,也好做个富贵人家。”

    就在京城内原来的八旗子弟们吆喝着改姓氏换衣服剪辫子好不热闹的时候。

    天津。

    关押在一处带院子的宅内的乾隆住处可就冷清多了。

    这天一早。

    小太监小桂子就提着一屉食物,在负责看管乾隆的锦衣卫检查之后,进入了宅子内伺候着。

    在过了最初的那个阶段之后,乾隆现在倒也没有一心寻死了。

    因为他没有被定罪,所以只是被看管起来。

    这些日子甚至有些清廷致仕的老臣来天津看望的。

    还给乾隆留下一点钱财,交代小桂子去外面买点吃吃喝喝,好好伺候着。

    此时也剪掉了辫子的乾隆正在院子里看报呢。

    见到小桂子前来,把手中的【大公报】放学了下来。

    便见到小柜子从竹屉里面取出一碗肉粥,两个茶鸡蛋,一盘腌黄瓜,一盘蒸鲸鱼肉,一盘水煮大白菜。

    都是乾隆爱吃的——大概是在宫里面吃太多山珍海味,这种简单的食物反而让老头子胃口大开。

    “万岁爷,这就在旁边的一家饭店买的,您试试这个.这蒸鲸鱼肉听说是这家的新招牌!”

    “鲸鱼肉,很贵吧?”

    乾隆夹起一片问道。

    “不贵不贵,这是用鲸鱼肉干蒸的,一斤肉干也才5角钱。”

    “5角也不便宜了。”

    乾隆心里默默算了算,说道。

    这一明元就是十角、一百分。

    毕竟现在明元购买力很强,所以也要拆分成角、分等钱币单位来使用。

    两斤鲸鱼肉干就一明元。

    算是相当贵了。

    比牛肉还贵呢。

    “万岁爷,这是肉干,不是新鲜肉,脱了水之后一斤可老多了。”小桂子拨开鸡蛋壳说道,“就这一顿,也花不了一角。”

    这么便宜?

    乾隆接过茶鸡蛋,心中又开始埋怨了起来。

    内务府一个鸡蛋可要十两银子呢!

    这群狗奴才。

    捞钱捞太狠了。

    大清朝坏事就坏在这了!

    气呼呼的吃完了一顿饭。

    乾隆背着手一边散步一边问道:“今天还有人来吗?”

    小桂子说道:“刚刚去看了一下,今天没有人来登记探望了。”

    乾隆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了。

    他心里也不知道朱道桦是个什么路数。

    既没有自己一刀砍了,也没有封个什么王之类的。

    就这样关着。

    也不知道在憋着什么坏?

    就在乾隆想着的时候。

    门外传来了密集的脚步声。

    只见到门口吱吱嘎嘎的打了开来。

    一队士兵快步而入,在两侧站定后。

    一名年轻的文官快步而来。

    见到乾隆后倒是客气。

    “本官乃大明司法部尚书邢育生,奉皇命提审前清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邢育生也是三百老兄弟之一,如今已官至司法部尚书。

    他看着乾隆,微笑道:“老爷子,上车吧!!”

    乾隆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仪容,便在小桂子搀扶下上了一辆四轮马车。

    “官爷,这是要把万..要把老爷子送去哪里啊?”

    “去北都!”

    邢育生大手一挥,马车很快踢踢踏踏的向北都城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