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四十二章、贵中华,贱夷狄(2/2)

    不过这可不容易啊。

    朱道桦先一步进入了原天津知府衙门之后。

    他身后的诸臣才分了文武排了班次,依次而进。

    朱道桦先一步坐在主位上,又请诸臣落座之后。

    脸上也露出了喜气洋洋的神色。

    “诸卿,这中原只剩下北京半个城还在清鞑的手里。这里半个城一下,这正统就重新回到咱们大明的手里了!”

    “诸卿也将成为大明复国功臣,就要名扬天下,留名青史了。”

    朱道桦的话语落下。

    大厅内的气氛也热络了起来。

    拍朱皇帝的马屁一个接着一个。

    等众臣都高兴了之后。

    朱道桦摆摆手,道:“不过如今时候不同了,一统天下也不意味着咱们可以关起门来过日子了,现在我大明财政依赖工业和贸易,保证贸易航道畅通,漠北草原诸部,西域诸部,也还是问题,另外这汉地人多地少的问题也极为严峻,咱们这个新大明,可真的没有躺平了过日子的本钱啊。”

    随着朱皇帝的话语落下。

    在场的诸臣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

    他们可都是开国功臣,都封了公侯之爵位的。

    依礼。

    这大明,也是有他们一份的。

    就在大明君臣聚于天津,商量着怎么做好“统一天下之后”这一份考卷的时候。

    在京城。

    可谓是人心惶惶。

    “唉,这大清朝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胡说!十五爷不是在收拾局面么!”

    “收拾得了么?你看十七爷不都投靠大明了吗。”

    “是啊是啊,到了这个程度了,还打个屁啊,再打下去咱们满人就要死绝种了。”

    举着燧发枪窝在东华门城门楼上的范包衣听着一群旗人子弟在嚷嚷着。

    这几天京城倒是太平。

    十五爷、十七爷两位爷都还算客气,讲规矩,没有直接大打出手。

    但是现在大家伙儿也看明白了。

    这十七爷背后的肯定是大明天子!

    虽然刚开始不少旗人都在怒骂十七爷数典忘祖,但这几天风向又变了。

    十七爷这是为了保全族性命,忍常人不能忍啊。

    这几天不少旗人谈论起十七爷都竖起大拇指。

    范包衣心中一叹。

    自己怎么就这么不赶趟啊。

    明明现在是汉人得势了。

    怎么自己就成了旗人了呢?

    而且那十七爷算什么好汉啊。

    这些旗人明显就是被大明打怕了,不想再打了,或者说不敢再打了.

    心里都想抛弃十五爷,去投奔十七爷去了!

    范包衣握着燧发枪,他现在有家有口的。

    有个满人老婆,还有几个没让他费力气的便宜儿女。

    全家人都指着他养着呢。

    现在也不知道前途怎么样,听说去归化城的路都被堵住了。

    “喂,范包衣,你怎么看?”

    那些旗人们在争论,范包衣也没仔细听他们争论什么。

    听到有人开口提起他,范包衣回过神来,脸上习惯性的露出了谄笑:“嗨,爷,我能怎么看,上面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呗。”

    他范包衣虽然也是旗人。

    但是是“新旗”,从汉人入旗的。

    地位根本比不上那些“老旗”。

    之前去管团练兵的时候还有点地位,结果后来团练兵造反呃,是拥立十七爷。把他们这些旗人军官赶走了,所以就只能到紫禁城给十五爷守门了。

    本来以范包衣的身份,去紫禁城守门肯定是要受“老旗”欺负的。

    但现在是汉家天下了。

    范包衣的地位倒是因此水涨船高了——说起来也真是笑话,范包衣千方百计的入了旗。

    最后让他免受欺负,甚至还被这些旗人高看一眼的身份是他之前弃之不及的汉人身份.

    毕竟现在又到了贵中华,贱夷狄的时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