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二百零五章、什么叫做反动的独裁君主啊(2/5)

    但是在人口稠密的两广、湖南江西、两江、淮南等地。

    战事的影响就相对较小了。

    所以新大明其实是建立在一个没怎么被破坏的大清朝的躯壳上的王朝。

    大清朝的那些社会矛盾,事实上一个不少都会落在大明朝的头上。

    人多,地少,人民对气候灾害的承受能力极低。

    这是威胁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头号威胁,甚至是比关外的游牧民族更加强大的威胁。

    因为一般来说。

    中原王朝只要能维持基本的财政健康运转,同时没碰上宋朝那样的游牧民族空前强大的反常时代。

    那中原王朝的常备兵一般都能吊打游牧民族衣食无着的牧民的。

    而破坏中原王朝的财政体系的头号敌人,就是由于土地兼并导致出现了大量没有抵抗气候灾害能力的无地农民。

    一旦出现灾害,这些农民就只能脱离土地,逃荒求生。

    伴随着的就是流民,起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农业生产的破坏。

    中原王朝的根基也就因此而逐渐被掏空。

    最终。

    或毁于农民军。

    或被关外部族入关摘了桃子。

    或是内部的军头们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打上个百来年,然后遇到了“天命之主”一统天下。

    朱老板很清楚,如果不解决人口过多而土地过少的问题,那他的大明朝指不定哪天就自爆了。

    因此他在成为皇帝之后,就把如何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问题看的甚至比明清之战还要重。

    办法其实也是多管齐下的。

    首先是大力推进工业化。

    工业化能够吸纳大量的人口,另外也能通过工业化把国家的财政支柱从农业转移到工商业,不至于遇到天灾人祸农业生产崩溃,这大明帝国主义就没有了军饷打仗了.

    其次就是移民了。

    现在移民的方向就是两个。

    一个是把两广、福建的无地农民往婆罗洲、爪哇岛移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