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宁远,打锦州。(2/2)

    因为琳宁带着大军南下,明军这边也放弃了主力攻击辽阳的盘算,而直接掉头去打锦州和宁远了。

    这就是控着大海的好处。

    海岸线纵横千里,处处都是漏洞,处处都可以是战场。

    论机动性,在大海纵横的炮舰,可要比陆地上所有兵种机动性都要好。

    而此时在铁岭屯堡战场。

    呜呜泱泱组成一个方阵向前的回八旗的六千兵马就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

    哈国兴和他手头的亲兵督促着麾下的回八旗的兵丁向前,很快就把本来就有些散乱的方阵给弄得更加乱哄哄的了。

    “大人,那一排细细的东西是什么?莫不是有些麻烦?”

    哈国兴麾下一名亲兵问道。

    哈国兴眯着眼睛盯着前方的铁丝网。

    三角形的木桩子深深的插入了地下,木桩子上相聚约莫一尺左右就牵着一条“黑线”,黑线上海缠着一些三角钉,组成了约有一人高的一条线。

    薄薄的,看着就没什么威慑力。

    只要大军抵达,刀枪胡乱一砍就能突过去了。

    想到这里,哈国兴冷笑一声说道:“明逆太托大了,就一条壕沟能顶什么用,催着下面的人走快些,只要顶过一阵排枪就能冲进壕沟里面,咱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如果哈国兴麾下的回八旗能突进到明军的壕沟里面。

    那琳宁就可以命令骑兵冲击了。

    骑兵踩踏冲锋混乱的步兵军阵,哪怕明军再厉害,也绝对是顶不住的。

    “脚步都快点!冲进壕沟人人有赏!”

    随着哈国兴催促进军的命令下达。

    下面带兵的官佐们也呼喝了起来。

    在队列之中。

    出身山东菏泽的回民马忠翰和他的大儿子马新民分别扛着一杆长枪,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着。

    身上的棉袄已经破了好几个洞,棉絮也漏的差不多了。

    不过好在现在辽东不冷,这些漏掉了棉絮的棉服倒正好能套在身上。

    谁说是四处漏风,但也算是有蔽体之衣了。

    “爹,俺怕.”

    马新民操着山东口音,颤颤巍巍的说道。

    他今年只有十三岁,但身高已经很高了——已经达到了一米七。

    这个身高放在广东已经不是小孩子的身高了。

    但是在山东遍地高个子的地方倒是普通,不过征兵的可不管这些,身高都这么高了,说才十三岁谁相信啊。

    所以菏泽回民马忠翰和他的大儿子马新民就这样父子同时被招进了回八旗之中,也没经过什么训练,赶鸭子上架就被派到了关外守堡了。

    现在又因为其统领的个人野心,要在辽东战场谋战功,而被赶着去冲明军的战壕。

    父子两可真的是倒了血霉了。

    “莫怕莫怕,等会儿打起来别走乱了”

    马忠翰安慰道。

    “爹,俺饿.”

    “等会儿就不饿了,等到了下面啊,俺们就能见着你娘了,阎王爷是神仙,公平公正,咱们全家都没干过坏事,在下面得了个好去处,你娘在下面把咱们的一百多亩的地都要回来了,到了下面,咱爷两都是有吃有喝了,也不用受这个罪了.”马忠翰说道,脸上露出了一阵喜色,仿佛在下面阎王爷真的公正无私,给了他们家一个好去处。

    “爹,俺们家好像不归阎王爷管的。”马新民提醒道。

    马忠翰一愣。

    是啊。

    回民只有一个蒸煮。

    哪里还能去见阎王爷。

    难道是要去那个传说中的有七十二个处女,流淌着奶和密的天堂?

    七十二个处女?

    这也太不像话了。、

    谁家的姑娘经得起这么糟蹋啊。

    还有奶和密什么的,有山东大饼好吃?

    要我说,先知当初应该说天堂是有田有地,子孙满堂,山东大饼管够,隔三差五还能吃到炖牛肉刷羊肉什么的。

    光喝奶,还要吃蜜,想想就腻。

    七十二个处女倒是很难腻。

    但是孩儿他娘肯定是不让的。

    而且养起来也忒费劲了。

    当初在菏泽老家。

    马忠翰家里是有上百亩的土地的。

    只是后来山东也闹起了教匪,虽然很快压了下去,但是马家的田地是要不回来了。

    后来有被编入回八旗,全家都被迁出关外。

    去年冬天,孩他娘熬不住关外的严寒走了。

    现在只剩下父子二人被催着去当炮灰填壕。

    “别说话!快走!”

    他们身后的回八旗的军官厉声说道。

    回八旗的各级军官可大多是满蒙八旗——满蒙八旗为军官,汉民(回民)为兵这一套算是在清军内扎根了,虽然没多少作用,但至少是得到了广大满蒙旗人拥护的。

    现在乾隆最大的基本盘就是满蒙八旗,自然万事都要依着满蒙的旗民了。

    这样才能保证大清的军队的忠心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