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六十二章、大英传统艺能之私掠(2/2)

    所以再次祭出这个祖传法宝,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卫.克莱因身高不高,曾经在皇家海军服役过,不过因为没有钱买官,所以也就没有更进一步了。

    从军队出来之后。

    和各个约翰.克莱因一起借了一笔钱,租了一艘武装商船,准备运一批棉布去印度出手之后,换回印度本地的香料、宝石、象牙等土特产。

    狠狠的赚一笔。

    只不过他们耗费了快半年时间(主要是他们的船型太老旧了),才抵达了印度,然后就发现自己船上的英国棉布在印度已经无无人问津了。

    因为价格太贵,完全没有人愿意做亏本买卖。

    所以这一趟下来.

    克莱因兄弟破产了。

    他们要是回去英国,所有的财产抵押出去,都不够赔的。

    和大部分英国人一样,回不去英国的克莱因兄弟只好在加尔各答这里等待机会,顺便借酒消愁。

    “私掠!私掠!要发私掠证了!要对中国人的商船动手了!”

    听到大卫.克莱因的话。

    准破产英国商人聚集的失意酒馆顿时就轰动了。

    “该死的!早就该这样了!”

    “弄死他们!”

    “抢!抢!”

    “赞美上帝!”

    “去死吧!中国人!”

    约翰.克莱因急忙站了起来,将大卫拉到旁边。

    ‘怎么回事?要和中国人打仗了?’

    “大概率是了,不然东方干涉舰队派遣过来做什么?”

    大卫.克莱因压低声音。

    “只需要一千英镑就能买到一张私掠证,只需要上缴三成的战利品给总督府就可以!我们要南尽快把那些棉布都出手,亏本就亏本吧!去招募一批冒险者,这才是真正的高利润的大买卖!”

    抢劫么,利润能不高么?

    加尔各答总督府。

    理查德.韦尔斯利和纳尔逊相对而坐,理查德给纳尔逊倒上一杯红茶。

    纳尔逊喝了一口后眉头舒展开来。

    “上好的中国茶叶,可惜.到现在我们也无法得到任何一族茶种。”

    “无论是清帝国还是明帝国都严格控制茶苗和茶种的流出,我们对此也没有办法。”纳尔逊说道,“私掠证已经发出去了有好几百张了,大明帝国的商船很快就会被驱赶出这一片区域。”

    “所以,大明帝国会对此作何反应?他们会组织远征军,或者派遣舰队护航吗?”

    “远征军?”纳尔逊摇头,他始终不认为明帝国会在往印度派遣陆军。

    “他们也许会派遣海军舰队护航。”纳尔逊说道。

    “这样的话,我们的机会可不就来了么?”

    “攻击他们的护航舰队?”理查德.韦尔斯利微微点了点头,随后面色凝重的说道:“这需要控制好,我们的目的只是迫使明帝国屈服,而不是全面开战!”

    印度洋战火将起。

    而此时在长江口。

    繁忙的长江航线已经是全面恢复运行了。

    长江口的苏州港此时也许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港口。

    南来北往的船只都在此处交汇。

    朱道桦此时就和准备要乘船南下的孙士毅站在苏州港边上。

    最近明清之间停战,双方都在各修内政,清廷那边一方面忙着派遣绿旗兵去堵潼关。

    另外一方面大练八旗。

    而且随着在大明这边的不欢而散。

    英、西、俄的使团沿运河北上,试图接触清帝国。

    “皇上,这些西夷北上,您难道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孙士毅不由得问道。

    朱道桦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好担心的,世界这么大,朕岂能堵得住清鞑接触西夷的路?”

    后世的大清国倒是和西方接触的途径很畅通,他们也没接触出个什么来啊。

    就在此时。

    一艘破旧的大福船吱吱嘎嘎的准备靠港。

    在岸边有等着的买办商人一拥而上。

    不过很快就有人传出了失望的叹息。

    “是稻米,还是稻米!”

    “南洋的米怎么就这么便宜?”

    “江南的农人都不种米了。”

    “种米亏本啊。”

    议论声此起彼伏。

    孙士毅看了看朱道桦,欲言又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