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五十章、议会政治,大明进步了。(2/2)

    哪怕君权再重。

    他们也不必担心“狡兔死走狗烹”,不用担心“抄家灭门诛十族。”

    也不用担心锦衣卫的监视、逮捕。

    当然了。

    在他们这些官员们的权利受到保护的时候。

    大明朝的贩夫走卒,普通老百姓,也将和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一样拥有大明臣民的一切权利。

    依礼。

    大明臣民,一律平等!

    “现在在咱们大明当官,官威是没办法显摆了。不过有得必有失嘛。有这么个规矩在,咱们这些人是得了保障了”

    “对对对,咱们可不能把这个礼给玩坏了,周礼保周朝八百年江山,礼崩乐坏之后周朝方才灭亡,咱们日后都是大明的勋贵,若是大明也能在明礼保障下有八百年江山,你我子孙都能安享八百年富贵了”

    “可不能礼崩乐坏了!”

    大家纷纷说道。

    “罗师,您怎么看这议会政治?”

    陶必铨看向了坐在首位上,笑而不语的罗典。

    罗典笑了笑,道:“老夫倒是觉得,皇上制礼安天下,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政。你我儒生,天天喊着克己复礼,现在这礼来了,又岂能叶公好龙了呢。”

    “更何况,这议政会,只有监督、弹劾之权,大明的政事,总归是咱们儒生士大夫来执行的。”

    罗典抚许笑道:“大明之礼,对大家都有好处,自然是要遵从的,皇上要开议会,咱们作臣下的其能硬顶着反对?这大明朝在我看来,若是真的能按照明礼行事,怕是日后文治武功远迈汉唐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你我都是千古名臣了,其能因为损失一点官威就想着拆台?”

    “咱们可不能把大明朝的台给拆了,皇上说的没错。如今天下是大争之世,犹如战国纷争!华夏两次陆沉,都是礼崩乐坏所至,如今世界上有欧罗巴这等堪比华夏之文明,伱我若是把大明的台拆掉了,咱儒生士大夫的道统怕是要被西洋人给灭绝了,到时候我们可是哭都哭不出来!”

    “罗师所言极是,大明这个台,咱们湖南人不能去拆,还要尽全力维护。”陶必铨等人连连点头。

    “咱们读圣贤书的,天天喊着复礼,如今真有圣人天子把这礼重新续上了,咱们若是反对,岂是君子所为?”已经准备高升吏部尚书的彭浚也是点头说道。

    “开议政会也没什么,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议会在广东也许是一群奸商掌握,在咱们湖南,那就肯定是文人士大夫的天下!”

    “比银子咱们比不过广东佬,但是比人才,他们十个广东也比不过咱们!”

    “对对对,这大明朝的官还是要科举来的,岳麓书院要办到全湖南去!只要源源不断的培养出经世济用之才,这大明官场咱们湖南人就始终有出头之日,皇上也必然要倚重咱们三湘之才!”

    在一片热闹中。

    大明皇帝正式登记,又颁布了一部宪法性质的“明礼”,又设立了一个议会性质的议政院。

    大明朝朝着君主立宪制迈出了一小步。

    在这个十八世纪的尾声,即将跨入十九世纪的年代。

    这就算是一大进步了。

    随着各地方的官员返回各自管辖地。

    乱哄哄的应天府朝廷似乎也变得安静了不少。

    关于明礼的议论、争论,关于议政会引起的纷争和讨论。

    以应天府为中心,蔓延到了大明各地,同时也蔓延到了北方的清廷、西北的太平天国等地。

    这一波涟漪荡漾了整个东亚世界。

    此时已经到了年底。

    朱道桦的大明朝廷也不可能把精力一直放在明礼和议政院上。

    他的大明朝廷要对明年之事进行预算、规划了。

    明年的大明朝廷主要面临三件事。

    内政方面当然就是要尽快繁荣江南市场,通过和江浙的商人、地主合股的方式,扶持一批依托蒸汽机进行生产的工厂。

    在江南地区发展丝织业、造船业、航运等产业。

    而对外。

    第一就是应对英国西班牙的联军。

    这方面主要是要等孙士毅手下的浙江兵训练完成之后,就可以用大船把他们往孟加拉送了。

    而海战方面,明军也不可能主动出击,大洋这么大,如何才能找到对方的主力?

    因此就只能守株待兔,等对方出现之后,给予雷霆一击。

    第二是准备明年秋的北伐!

    北伐的目标当然就是清廷了。

    现在明军可是养兵二十万。

    和二十万兵可不是养着不用的。

    所以在明年秋收之后,针对北方满清的北伐行动就要展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