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一百二十三章、血战!排队枪毙的对决!(2/5)

    大多数落在了线列步兵的横队之间。

    发出了沉闷的爆炸声。

    声势浩大。

    “万岁!!”

    “是时候让逆明也尝尝咱们大清的炮弹的滋味了1”

    “就得这么打!!”

    在后面观战的八旗兵们纷纷发出了欢呼。

    但是当硝烟散去,他们脸上的笑容僵硬了。

    因为他们发现。

    这一轮声势浩大的炮击,浓重的硝烟甚至都几乎把整个明军的军阵都笼罩了。

    但是....

    对方的人数却没有怎么减少。

    横队还是以不急不缓的速度向前。

    让观战的八旗兵们傻眼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

    “这炮弹都没炸死几个人?难道这些逆明刀枪不入?”

    “我倒是听说过教匪有练刀枪不入的武功,难道教匪和逆明串联了?”

    “这下完了,教匪和逆明合起来,二打一...大清危矣!”

    一时之间。

    京片子在乾隆耳边萦绕着,听得他脸色越来越阴沉起来。

    “这炮弹怎么炸不死人呢?”

    福康安百思不得其解。

    但如果他们的目光能穿透浓厚的硝烟的话,就能明白是为什么了。

    黑火药的爆炸并没有想象中的猛烈——和黄火药比起来,黑火药的燃烧速度还是慢了一些。

    清军的炮弹能产生这么多的烟雾,都要变成烟雾弹了。

    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黑火药质量不算好,燃烧不充分造成的,这样一来,黑火药爆炸的威力本来就不算大。

    再加上清军的引线技术问题。

    其实这些炮弹有一部分根本就没有爆炸,而是砸在了地面上之后引线没能继续燃烧,变成了哑弹。

    另外一部分倒是顺利爆炸了。

    然而为了能承受炮弹发射时候的膛压,这种采用了生铁为材料铸造的炮弹壳制造得非常厚实——这也同样和清军的炮弹生产流程有关。

    和明军采用的是钢壳一体冲压的流水线生产不同。

    清军采用的是纯手工业的生产。

    生产炮弹的工匠要在每一批生产的炮弹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一旦炮弹质量出现问题,将会直接追责工匠。

    在高压的惩罚威胁下。

    清朝的工匠倾向于把炮弹壳尽可能的制造得厚一些。

    这样一来,装药量就很有限。

    黑火药爆燃的威力甚至有些都不足以将炮弹壳炸碎,变成了喷火的烟花弹——这样的炮弹除非是与刀片特别倒霉的倒霉蛋,否则想要炸死人还真的概率有点小。

    其次就算顺利炸开来的炮弹,生铁铸造的炮弹壳也是一炸两半,没能制造出足够多的弹片。

    单纯靠火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步兵造成的杀伤是很有限的,尤其是黑火药。

    哪怕是明军的炮弹,对步兵的杀伤更多的也还是靠弹片杀伤。

    不能产生足够多的弹片,就意味着清军的炮弹杀伤力相当有限——还不如直接实心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