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354章 决战日!国人必胜!求月票)(2/4)

    就大周这边来说,吃得最好的当然是两湖地区的军队。本就养在鱼米之乡,再加上眼下的中国大体上是人少地多,湖广的粮食供应自然是比较宽松的。

    陕甘是苦瘠之地,哪怕现在人口密度不是很高,但还是很苦的天干地旱,土里不长庄稼,那真是没什么办法。即便能从湖广运粮过去,这成本那可不是一般的高,而且也运不了多少。

    这可不是吴应麒、吴世琮不舍得让下面的府兵吃好,而是实在没那个条件。

    而这一次跟着吴应麒来的陕甘府兵,也享受起了吴国贵的湖南府兵的伙食待遇。在陕甘时候他们通常只有一日两餐,只有出任务的时候才能有一日三餐。到了湖广之后,伙食标准一下就上来了,一日三餐,而且都是白米饭,每天都能见着一点荤腥。

    这回上了前线,吃得就更好了.一天两顿见荤,白米饭放开了吃!

    而今天这“最后一餐”的标准就更高了,根据吴应麒的命令,全体将士,有酒有肉,米饭管够反正吃吴国贵的,吴应麒一点不心疼!

    吴应麒背着手和他的儿子吴世琮一块儿,在榔梨市大营当中转圈,顺便视察大家伙的“最后一餐”。

    吴周军最基本的编制就是卫、营、队,他们的卫相当于大明的旅,营、队两级也和大明那边差不多,最近也在卫以上设置了更大的镇,不过并不常设,只是在大战开始前才临时编成。

    而吴周府兵的伙食单位则是一队自成一个,围坐着野战锅灶在那里吃饭。白米饭、肉汤和黄酒的香味,在营地当中到处弥漫,吴周的府兵们都吃得香极了,部队的士气看着也挺高。

    吴应麒对刚刚从西域前线回来的吴世琮道:“白居易说得没错,还是江南好啊!米饭肉汤还有酒,吃饱喝足上战场.比西域强多了吧?”

    吴世琮笑道:“西域也有西域的好,胡姬漂亮吃的喝的也还行。虽然物产贫瘠了一些,但好在地广人稀。对了,听说葱岭以西,雪域以南也有不亚于中原的富庶之土。其中不少地方还是汉唐故土呢!父王,等将来咱大周一统天下了,咱们大周也来一场长子西征怎么样?”

    吴应麒看着儿子,笑着点点头:“好!到时候让你带着世璠、世珏一起去给他们一人打个国!咱们毕竟是大周,大周是搞封邦建国的。”

    “嗯!”

    李辅臣这个时候也和吴应麒、吴世琮一样,在永安市大营当中进行战前最后一次视察——他视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确保国人兵们的“最后一餐”能吃饱吃好,更是为了让底下的国人兵深切感受到他这个南王对他们的关心。得让他们知道,大明的英王、南王,还有其他的王,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的!而如今的共和大明,更是他们自己的国!

    只有让他们知道了大明有他们一份,他们上了战场才能拼命努力啊!

    和对面的吴周军一样,明军的“最后一餐”也是比较丰盛的,一样是米饭管够,有酒有肉,只不过那个肉是腌制过的咸肉——都是千里迢迢运来的,鲜肉非得臭了不可。明军的酒则是蒸馏过的白酒,这也是为了方便运输。

    吃完这一顿后,各队的伙夫,还把准备好的干粮给士兵们发了下去。干粮准备的是包了咸肉的大馒头,不仅管饱还能补充盐分,考虑的还是挺周到的。

    众人吃完“最后一餐”,又领到了两日份的干粮后,各个营部的集结号就响起来了,士兵们纷纷以队为单位整队,列队完毕后,各队的队正、队副,就开始严格按照作战条例,挨个检查士兵的装备和干粮,每检查完一个,便会命令该士兵戴上包裹着红巾的头盔。

    在全队士兵都戴上头盔后,便表示全队战备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现在明军步军的队,依旧分为“纯燧发枪队”和“双枪队”两种,前者清一色都是燧发枪,其中还包括一些线膛燧发枪。后者则是两个燧发枪排加上两个长枪排,再加上一个队直排,总兵力就在二百上下。一个营就是四个这样的队加上一个营直队,总兵力大约一千。一个旅则是四个这样营加上一个旅直营,人数大约五千。一个镇则是两个旅加上一个两千人镇标,总共一万二千人。

    而军一级的单位,目前也不常设。所以一个军下面到底该有多少镇,该辖多少直属部队,也是没有定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