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348章 皇阿玛加摄政王等于皇阿玛摄政王!求月票)(2/2)

    “这放得是不是太猛了?”布木布泰看着儿子,“你这哪里是放权,简直是把大清朝给拆了!”

    “怎么就拆了?”顺治大和尚说,“额娘,您看这个直隶加上漠南草原,那是在福全手里。关外老家由常宁看着。两江富庶之地,由岳乐和杰书一东一西看着。关陇那边由玄烨顶着。这些地盘都在咱们爱新觉罗家的人手里捏着。放出去的只是河南、山东、山西这几块也不必把整个省都放出去,只要在紧要之地放个节度使即可。

    而且这几块地咱们还可以放给最靠得住的汉将,福全,听说你手下有几个相当堪用的汉将?”

    “有,有,”福全说,“九门提督兼巡捕五营统领张勇,练兵大臣赵良栋都是既忠心,又可独当一面的汉将。”

    顺治大和尚点点头:“还有范文程家,李永芳家也都安排一个节度使听说范文程家的老三范承勋,李永芳的孙子释迦保都还堪用,而且范、李两家都有世管佐领,家里的奴仆都有好几百家,手下一定有不少可用之人。”

    “张勇、赵良栋、范承勋、释迦保”福全掰着手指头数了数,“那就是四个节度使了!搁哪儿好呢?”

    一直跪在那里没怎么说话的索额图插话道:“太上皇,摄政王,要不先在河南搁俩,山东搁俩,山西属山陕总督莫洛管辖,莫洛现在正在太原,不如就让他在太原开府。

    另外,山西还有许多晋商,为咱大清入主天下出力颇多,如果吴三桂或朱三太子打下了山西,那八家皇商一定保不住。如果.摄政王让他们兴办团练,他们一定会破家舍财,全力以赴的。”

    “这就叫上摄政王了?”布木布泰眯着小眼睛瞅了眼索额图,“是不是急了一点?福全可还不是摄政王呢!”

    说着话他又看了眼儿子。

    福临笑道:“索额图,你的法子不错.这莫洛我也认识的,办事还算恭谨。”说到这里,他又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怎么让福全当上摄政王,“至于福全的摄政王,要不我写一封遗诏吧!”

    “遗诏?”布木布泰瞅了眼儿子,“福临,太上皇的旨意称遗诏?”

    “不,不”福临摆摆手,“额娘,我可不当什么太上皇一国二主的,不是给玄烨添麻烦吗?我就继续当我的出家人.哎呦,皇后,爱妃,你们别太用力捏贫僧,贫僧的意思是当一个在家的出家人!”

    两个紧紧拽着福临,就怕再次失去他的蒙古大妈这才松了口气儿,露出了满意的笑脸儿。

    “那你一个在家的出家人怎么就下遗诏了?”布木布泰还是没明白。

    福临笑道:“额娘,我的意思是这个遗诏的日期就写我禅隐之前的日子。我禅隐之前是皇上,皇上的遗诏才能大过皇上的圣旨,才能封摄政王.要不然就算是太上皇的旨意也不能大过皇上的圣旨啊!”

    还别说,这福临还是挺讲究的。他可不能制造一国二主.大清现在够乱了,如果再来个太上皇、皇上“父慈子孝”,那就别挣扎了,亡国算了。

    所以他干脆补一张遗诏.顺治帝遗诏肯定大过康熙的圣旨啊!

    康熙就是因为有顺治帝遗诏才当上皇帝的不是?

    现在顺治再补一张秘密的遗诏,就说万一康熙不能理政,而他的儿子又小,就让贤良忠诚的裕亲王福全来当摄政王!

    这皇阿玛多周到啊!

    康熙要知道了一定挺感动的。

    布木布泰想了想,也只好点头了:“行啊,就这样吧不过咱们可不能不管玄烨的安危,他现在被困在西安城里头没法脱身呢!”

    福全这个好哥哥知道自己的摄政王稳了,也开始担心弟弟康熙的安危了,于是就问顺治和尚:“皇阿玛,那咱们下一步应该怎么把皇上从西安救出来?”

    “救?”顺治大和尚摇摇头,“不是救,而是解西安之困,堵吴应熊的退路。这是军务上的事儿,为父也不太明白,你去和赵良栋、张勇他们商量吧!不过你得千万记着,这次绝对不能冒险.咱们的实力有限,还得留着以备万一呢!”

    福全点点头,深以为然,“儿臣遵旨!”

    西安,大清皇帝行在。

    这座关中雄城实际上并没有被吴应熊团团包围,因为吴应熊的兵力太少,不过四万几千人,而且还挺分散的,根本不足以围困西安城,他对西安的布署充其量只是“看守”。

    不过康熙暂时也无力打破这种看守——吴应熊、吴世璠控制了西安周遭的几座县城和要地,康熙如果想打破这些要地,少不得打上几场伤亡惨重的攻坚战。

    而现在,康熙手头的兵力有限,打不起这种攻坚战。但如果不攻坚,而用围困的办法,就怕其他几处没有被围的吴兵会扑上来野战。

    所以康熙现在就在和吴应熊对峙,他也还能有一阵没一阵的和福全还有河南、山西、山东、直隶、两江、浙江、福建等地保持联络。

    而布木布泰拿出顺治的遗诏(墨迹未干的遗诏),册封福全为摄政王,总揽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加直隶总督,察哈尔和土默特总管后没几日,这个“好消息”就传到西安了。

    “皇上,皇上,出大事儿了”

    “皇上,皇上,不好了!“

    给康熙带来坏消息的是他的老师陈廷敬和熊赐履,两个平素里面还算镇定的汉臣,今儿几乎是两个地盘扑进来的,其中陈廷敬手里还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北京邸报抄件——西安也有一份,不过他俩用不着看。

    康熙正弯着腰在御案边上看一河南形势图——他正琢磨着接下去的中原之战要怎么打呢?

    光是逼退吴应熊、吴世璠父子是不够的,得想办法全歼他们父子的军队!

    可是这不大好办!

    心情正不好的时候,康熙突然听见底下人说“出大事了”、“不好了”.他马上就紧张了,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的两个老师。

    “出了什么事儿?”康熙问。

    “皇上.”陈廷敬道,“裕亲王因为一份先帝的遗诏,现在已经当上我大清的摄政王了!”

    “什么?遗诏?摄政王?”康熙一愣一愣的,“谁的遗诏?”

    “是先帝世祖章皇帝的遗诏!”熊赐履又急又快地说,“应该是真的是太皇太后主动拿出来的。先帝在遗诏上说,如果皇上无法理政,就由裕王福全来临朝摄政!现在皇上被困,太皇太后就把这份遗诏拿出来了!皇上,您看这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