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第110章 反了,反了,实在太反了!求月票)(2/3)

    “天下为公论”杰书拿着书册一看,就低声念出了书名,然后眉头大皱,“天下为公.挺熟的,本王好像在北京就听人说过!难道北京也有朱三太子的同党?”

    玛祜马上解释道:“王爷,这个‘天下为公’是出自《礼记》,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停停停,想起来了!”杰书红着脸摆摆手,“上学的时候耳朵都听出茧子了,还要背诵.可这个《礼记》上的话虽然不能全信,但那也不是反书啊!”

    “王爷,您在看看这书谁写的。”

    “哦,这是朱慈.炯?”杰书一看,“他是谁啊?”

    “他就是朱三太子!”玛祜回答道,“王爷,您忘了?这个朱三太子名慈炯,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第三子,封定王。”

    “哦”杰书装模作样地点点头,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朱三太子叫什么?因为下面送上来的题本上都用“伪朱三太子”来称呼那个杀不完的朱老三。

    “那这本书到底反在哪儿?”杰书一边翻书一边询问起来了。

    “王爷,这本书反的不仅仅是我大清,还把从始皇帝到如今所有的皇帝都给反了!”

    “啊,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杰书大吃一惊。

    旁边的耿精忠瞪大了眼珠子,“那岂不是连他阿玛崇祯皇帝也一并反了?”

    “对啊!”玛祜点点头说,“这书的一篇就叫《原君》,里面说什么‘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还说‘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王爷,您看看,这不是把古往今来所有的皇上都骂了个遍吗?只要皇上把天下当成自家的产业,那就是要把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要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一人之产业”

    “这,这,这这个朱三太子疯了吗?写这样的反书,他想干什么?”

    “就是啊,他还要反清复明吗?这都君为客了,那个大明还要来干嘛?”

    “这个朱三太子不忠不孝啊!”

    “对,对,对,简直是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杰书、耿精忠、施琅、王忠孝都惊呼起来了。反书他们也见过,可是反到这种程度,简直骇人听闻啊!

    “还没完呢!”玛祜道,“接下去的《原臣》更厉害,里头说‘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话从根子上把臣子忠皇上都给否了!大逆不道到了极点!

    还说什么‘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满洲之兴,乃所以为乱也!’.这也是大逆不道的话,把咱们大清之兴说成了乱!还把万民忧乐当成了治乱的标准这话要让朱元璋看了,也得宰了这个朱三太子!

    还有什么‘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看看,这都什么话?好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不能要了,更别说咱们这些当奴才的!”

    “反了,反了,简直要反了天!”

    “实在太反了,这朱三太子怎么敢那么反?”

    “他大概是知道明朝回不来了,干脆破罐破摔了?”

    玛祜摇摇头,指着这书道:“还有呢!”

    “还有?他还要反谁?”杰书瞪着眼珠子问。

    玛祜道:“他还要反天下士绅!”

    “啥?这天下士绅又哪儿得罪他了?”

    玛祜说:“这本反书的最后一篇就是说这个的.叫《均田》,又名《原田》,说耕者是天下的根本,承担着赋税、劳役、兵役,君王、大臣、士绅皆赖其养育。如果遇到外敌入侵,还要耕者当兵抵御。所以天下的田土必须为耕者所有.否则耕者就会越来越弱、越来越穷,最后轻则无力养国保国,重则揭竿而起!当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这朱三太子还说如今天下士绅和我们八旗子弟兼并太甚,把天下的田土都圈占了,害得耕者无其田,只好租田来种,而租子又太高,还要承担田主所转嫁的赋税劳役,辛苦劳作,所得无几,连衣食都要告贷。这样的天下绝不是治,而是乱!必须得推倒重来,然后把土地分给农民,再根据分田多少当兵、服役、纳粮。有功为官之人,虽然可以多分一些,但必须要严格限制,即便是天下之君,也不能占田太多。

    只有如此,才可让耕者皆有其田,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得以大治!”

    “这这这”杰书大惊道,“这怎么和闯王的那一套差不多?这个朱三太子是要反清复明,还是要反清复顺?”说完这话,他又指着手里的书问,“多制军、玛抚台、曹郎中给皇上送去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