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32章:行路难(2/4)

他将财物分好,安排几个活泛点儿的壮劳力跟着东溟子煜进城买粮。

找的人也不是随便找的,基本每家一个。钱粮现在都合着用,花多少,怎么花的,大家有个见证,省的扯皮。

不得不说,不能小瞧小人物的智慧,他们很聪明。

看守城门的官兵检查了东溟子煜几人的户籍文书,又审视了几人一遍,道:“你们同行的人呢?”

东溟子煜指着远处营地的方向,“二百多口老少,都在哪儿等着呢。”

官兵顺着他的手指看了一眼,道:“买了东西立刻出来,天黑就会关城门,没有路引滞留在城内过夜,被抓住就刺字发配。”

东溟子煜连连道:“是。”

管制的紧一点,他理解。这个时候,知州没下令紧闭城门,真算是心怀百姓了。

外面这么多难民,真要无条件放进城里,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看看这一路,连地里的野菜都挖光了,别说粮食了,一个个跟蝗虫过境似的。若是进了城,即便是有钱买粮,哪里喝水?哪里住?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治安与生活。

可见,能放灾民进城买粮食,也不是谁都有这个魄力能做到的。

大街上有不少灾民买东西,也有很多衙役和官兵带着刀巡逻,街上人很多,却一点都不显热闹,没人大声喧哗,说话都压着气息。

粮食很贵,盐更贵,他们带了二百多两银票,只买了十几袋子粗粮和五十斤盐。根本不用推车,一人一袋子背出来就行了。

就这样,他们背着大大的口袋出来,也引起了许多灾民的注意,有不少人在远处观望他们,就等着后半夜趁大伙熟睡偷粮抢粮,尤其是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