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202章、活三公现世(1/4)

    这个李翔是真这么觉得,还是有诈?

    但现在,李翔指出了一种尖锐的“事实”。

    朝廷中枢的另一版故事似乎发挥出威力了,在广东新法要正式对赋役动刀的前夕。

    在这一版故事里,大奸臣杨廷和首先是在遗诏里留下了漏洞,让皇帝因为继嗣和继统的问题陷入到对大位的焦虑之中。

    因为要与大奸臣争夺权力,从此以藩王身份继统。看似在刚登基时把大奸贼狂踩了一顿,随后就被日精门之火烧了个透心凉。

    这等刺驾大事,杨廷和居然不让陛下彻查?既然不愿意彻查,没过两年怎么又把有嫌疑的张太后亲弟弟们都砍了?

    总而言之,一开始皇帝勤奋上朝、批阅奏章,后来朝会改成了每月只有那么几回。设置了御书房和国策会议想分权,结果反而自缚手脚。召回来的几个老臣,都被排挤出了国策会议,逼得皇帝只能直接娶阁臣的女儿为后,让国戚当大官。

    这个过程里,又是迎景帝入庙、反复向天下人强调“陛下原本是藩王、不是正统”的这个认知,他杨廷和想做什么?

    至于什么实践学和辩证法,这能是一个还没满十八岁的少年皇帝搞出来的东西?

    毫无疑问,在李翔的笔下,皇帝从情感上、志向上、实际国事的处理上都被杨廷和这个大奸贼拿捏住了。如今,他只是处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可怜、弱小、无助状态。

    这个时候李翔站了出来,说你别怕,像我这样的死士很多!

    现在,奉天殿内外还真的有很多人神情莫名激动,期待地看着皇帝。

    那么多不愿意旧制大改的人,衷心希望李翔说的是个真实的故事。

    现在,似乎只需要皇帝发句话而已。

    京营可是掌握在武定侯等勋臣手中的,已经练出了不小的规模,虽然还不知道战力如何。

    但杨廷和等人手上,难道有什么令皇帝如此投鼠忌器的筹码吗?

    莫非是张永?以前对正德八虎余孽表现得那么痛恨的杨廷和,为什么没有坚持对张永、魏彬、谷大用等人赶尽杀绝。

    魏彬把勋戚都笼络进了皇明记的利益里,采办法之下,皇明记将来能赚到的钱简直恐怖。

    而谷大用还去湖广做了镇守太监,湖广的藩王好像不少……

    杨廷和看皇帝默不作声,不能不站出来跪下说道:“陛下,臣冤枉……”

    他也没多辩驳,只说了这几个字,同时心里大骂费宏——皇帝他现在不太敢骂。

    演戏演脱了吧!整这么大一出是干啥?这李翔是被谁忽悠傻的?

    但杨廷和很担心这是旧党的将计就计:这李翔看似忠心不二的一出死谏,恐怕要把陛下想隐在幕后的局面撕破。

    费宏是很清楚皇帝心思的,他不敢这么搞。可是旧党阵营里,也不缺真正的聪明人。

    眼看广东真的要对赋役动刀,去年的岁入也不错,他们恐怕已经有所布局,不肯坐以待毙了。

    实践学的出现,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吗?

    他说的“臣冤枉”这几个字,是真的说得很委屈:这样的绝命书,你让我们传阅一下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让张锦把它全念出来呢?我们已经没法跳船了啊,你还担心什么?

    念出来了,大家一听:哦,原来不算是真正尸谏皇帝,而是拿他自己来为皇帝祭旗。

    伱看他在这绝命奏疏里把朱厚熜一顿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