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95章、你烧火来我添油(1/5)

    解昌杰已经没办法做了的事,严嵩做出来了,用他的方式。

    凑巧,他既是日侍天子左右的近臣,又是杨廷和的门生,还有一个此刻让大多数人心里都萌发生机的脑子。

    朱厚熜忽然有点理解历史上的嘉靖了。

    这就是贴心的严嵩吗?

    不论杨廷和怎么觉得严嵩这是把自己明确又单独地在众臣面前推到了天子的对立面,他严嵩毕竟把问题点透了。

    不就是因为拿殿试策题何以富国去问计百官,这是个想变法的信号吗?

    法不可轻变,哪一次不是腥风血雨、动摇根基?

    十年岁入倍之的宏愿犹在众人耳侧,谁都不是糊涂蛋,什么样的新法能取得这样的效果?

    所以这一次的新法必定要动大明的一二根本弊病。

    所以杨廷和必须站出来,哪怕表面上有严嵩说的那句“忧国深重”的借口。

    动摇根基,不是轻易该做的事,至少不是现在该做的事情。

    借钱宁、江彬案,让皇帝初步感受一下难度,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按回去。

    但严嵩这样一番表演,一句君臣本一心却何至于此,也“点破”了杨廷和主动挑事、想让皇帝知难而退的用心,顺带还要铲除几个政敌。

    杨廷和走到了梁储身边跪下,沉重地说道:“陛下,严惟中以己度人,诬臣借钱宁、江彬之案凌压陛下。严嵩之言,臣不敢苟同。臣以为,日讲起居注官当德才兼备。严嵩虽是因此情此景方才揣摩圣意与臣之意,然此举终非正道。臣请另选日讲起居注官,陛下当求煌煌大道。”

    严嵩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却也立刻脸色骤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