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7章、皇权的威压(1/4)

    王府有两个长史,以左为尊。

    原任右长史袁宗皋在六年前离开王府出任江西按察使之后,解昌杰从京城过来接替了袁宗皋的位置。

    原任左长史两年前病逝后,解昌杰才补到左长史的位置。

    他是弘治十八年的三甲同进士出身,也算是杨廷和的“门生”,但位次太靠后。在蹉跎十年没什么晋升之望后,才费了不少劲搞到个王府右长史的官职。

    王府属官是不指望再晋升了,但有别的好处。在地方,地位不低,王府的赐田、食邑油水也很多。

    他这个左长史,前不久还从王妃手上敲了些竹杠。

    如今形势陡然变化,解昌杰一时左右不是人。

    他胡思乱想中,周诏已经凝重地说道:“孝庙只有一子,大行皇帝却又绝了嗣,如今的亲王与先王皆是宪庙庶子之后。殿下,自古嗣统一体,法统名分所在。”

    他这么一说,朱厚熜理解了过来。

    文臣们抱成一团跟嘉靖皇帝争,死活不让人家认自己的亲爹亲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许多道德礼法与后来就不同。

    此时,如果嫡宗无后,从庶宗过继的例子很多,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家业。

    现在的这份家业,可是大明皇帝、天下共主。

    太后也好,朝臣也好,都必须拥立一个名正言顺的天子,这样才不会被认为是乱臣贼子,给别人留下把柄。

    这既是他们的利益根基,也同样是嘉靖自己的执政根基。

    正常来说是这样的,除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