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把价格打下来(2/2)

但是要是使用金属活字水型墨就不方便了,因为表面张力等原因墨容易接团聚成一块,要么印刷的字不完整要么干脆印出一个大墨团。

所以想要搞铅活字,李恪还要研究一下油墨。

好在制墨技术在大唐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李......

第78章把价格打下来

恪只记得用动物油或者植物油加上矿物质墨再加一点树脂胶就能搞出来。

让人试验了一下,很快就有了可用的成品。

接着就是纸张尺寸还有印书裁剪等等问题了,例如如何确定纸张印刷位置的一致性,如何裁剪装订成册等等。

等李恪把其它工序都设计的差不多了,第一批可用的活字也进入了试制阶段。

李恪选取的第一本印刷书籍就是千字文,大唐的识字率并不高,印刷千字文有让更多孩子能识字的意思,也是因为千字文选取的这一千个字基本涵盖了这个时代的常用字,非常适合作为试验印刷之用。

千字文采用的是王羲之字体,字数不多,为了增加篇幅和可读性,李恪对于书中涉及的各种典故进行了简单解释

,并且专门刻印了插图增加趣味性。

然后对写字笔顺比划姿势等也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并且首次对标点符号进行了规范化的使用和教学。

一本千字文足够孩童拿来当做启蒙读物用来识字学习写字。

这一本书李恪都没有打算挣多少钱,主要是为了铺开销路,为下一本书籍做准备。

实际上这个时代最好卖的书是佛经,你可以不会读,但是买一本佛祖保佑,甚至干脆是纸上印刷的佛像,而且寺庙会出钱印刷。

李恪确没有那么干。

当李恪把第一本准备印刷的千字文做成样书呈送给李世民之后,李世民高兴的龙颜大悦:“好!此乃利国利民之举!”

李恪笑着恭维:“还请父皇手书一个书名还有亲自作序,使得百姓知道父皇爱民教化百姓之心。”

李世民眼睛一亮:“很好,……你稍等几日,朕拟好之后自然会让人送给你。这书价格如何?百姓可买的起?”

李恪躬身:“印一千本,......

第78章把价格打下来

每本一贯钱,印一万本,每本二百文,印十万本,每本八十文。

因为有建厂制造模具材料等等成本,这些印的越多分摊在每一本书上的就越少,而且印刷的多了,纸张等等都可以进一步谈价格。”

李世民一计算就高兴了:“印刷十万本不过八千贯而已。不如印个百万本,发给天下百姓,使得每个孩子人手一本……”

李恪嘴角一抽:“这个不合适吧?太轻易得来的百姓反而不会珍惜,搞不好最后这些发下去的书成了包饼的废纸,上厕所的手纸,垫桌子的垫子,烧锅的柴火。”

李世民皱眉:“可要是不如此的话,怎么能保证印刷数量,价格怎么会低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