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出城建厂(2/2)

以前农村还能自建房的时候,各地砖窑林立,从小的单孔窑到大型轮转窑李恪都见过,砖窑洞是孩子最好的娱乐场所,探险圣地。

如果要大量烧砖,轮转窑就是最优选项。

轮转窑的特点就是整个窑洞群成环形,分成若干个小的窑室,中间不停火,最佳的利用温度,循环往复不停生产,产量惊人。

李恪记得他们乡有一个大轮窑,那一年一口气烧了一亿块砖,直接把一个庄的土地挖成了湖,相当牛批!

李恪设计的轮转窑是一个三......

第45章出城建厂

十六孔轮窑,理论上一年最多能生产两千万块砖。

听着挺多的,但是就李恪现在住的这个院子就要用五六十万块砖。

李世民赏给李恪的土地有一万亩多,周长也有一万多米,每米高两米的单砖24墙需要用砖头264块。

也就是说,李恪单单是要建一个围墙把这些地围起来就要两百多万块砖头。而单砖墙哪有什么防御力?想要加厚加高,那一千万砖都不够用的。

这后面还要修路,还要建厂房,还要修码头,还要烧耐火砖盖高炉等等,一年这么多产量也就勉强跟得上李恪的使用而已。

土法水泥李恪也会,但是在李恪看来上来就搞水泥完全没有必要。

老家豫州那边,零几年的时候村村通也不是说都修水泥路柏油路啥的,当时老家流行砖头路。

底下先铺一层三合土,然后把砖头竖着放,相互堆叠。

承载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一般的小型载重车辆过去都没事,更不要说大唐这种顶多载重几百斤的马车了。

即使李恪以后搞四个轮的载重马车,那撑死也就一两吨的载重而已,毕竟大唐也没有夏尔马那种挽马。

所以为了修路,完全没有必要开山凿石头去烧水泥,砖头路就足够用了。

别说李恪修个自用道路,就是大唐修国家级道路,砖头铺的也够用了,顶多为了修路专门设计砖头就是了。

李恪计划设计一种块头更大一些的,减少砖头之间连接的震动,为了防止砖头大烧不透,采用相互扣合的长条形。

如何实验能够成功,那大唐以后就会有一条条用红砖铺成的驰道!虽然比不上水泥路柏油路,但熬到工业革命之后肯定是足够用了。

砖窑的图纸李恪已经简单画好了,第一批建设的东西除了砖窑之外还有铁匠铺、木材加作坊这些......

第45章出城建厂

机械不能凭空产生,李恪需要先搞出来造机械的工具。

留下人继续收拾府邸,李恪带着杨管事还有几个护卫出去看看,打算找个合适的地方建立砖窑。

田地里庄稼已经快要到收割的季节,李恪需要在夏收之前规划好土地使用的顺序,如果下半年就要用,需要通知百姓不要再种东西了,要不然那群狗屎言官肯定又参他毁坏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