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1/2)

她初为人母,却已经历了许多,如今她最大的心愿便是盼着女儿能够平安长大。

“你这丫头,可真是有心了。”徐氏拍了拍张眉寿的手,命丫鬟取了一只匣子过来。

“都是些小玩意儿……头两回见,都未能好好与你说说话,真说起来,这见面礼,倒是迟了许多。”徐氏笑意盈盈。

她说的头两回见,第一次应是在宁贵妃的中秋宴上,第二次,便是在宁家,她生产之时了。

张眉寿推辞一番,自然未推得掉。

见她收下,定国公夫人显得极高兴。

几名妇人暗暗交换了一记眼神。

这张家姑娘,怎如此得定国公府看重?

今日这场没有外人的百日宴之上,偏偏只请了她来不说,眼下又这般给足面子。

阿荔捧着沉甸甸的匣子,心中讶然——这里头究竟是装了多少东西?

这位徐家姑奶奶,还真是实在呢。

宴席散罢,定国公夫人和徐氏又单独留了张眉寿说话。

这一回,因没了外人在,才说了真正想说的话。

第339章老太太的突发奇想

定国公夫人叹着气说道:“好孩子,你勿怪我们定国公府不知感恩,迟迟未登门道谢——只是如此情形,当初之事便也不宜再过度宣扬出去,任人揣度议论。”

她说话间,语气中带着些许愧对与感慨。

说起此事,徐氏眼中又有了泪意。

张眉寿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夫人言重了,贵府此中苦衷,晚辈是知晓的。”

真说起来,这本就是徐氏的私事,当时她要去救,是主动去救,又不是人家求着她相助。

被动的人,事后理应拥有选择说或不说的权力。

所以,她才一直守口如瓶。

这一点,也是让定国公府感到最为意外的。

从定国公夫人让人上门探望张老太太之时,便已然确认了张家对此事并不知情。

徐婉兮说,那日张眉寿出现在宁家,主动顶着的又是徐家姑娘的名声。

想到这些,定国公夫人心底感慨且欣慰。

这些事情,哪怕换作大人,恐都不及这个孩子做得周到。

能得了这么一位心思通透的好友,兮儿的眼光与运气俱是不错。

定国公夫人握着张眉寿的手,语气复杂地说道:“……定国公府此番多谢你了,好孩子。”

徐氏此时也站起身,朝着张眉寿施礼道谢。

面前不过是个小姑娘,让她一个已为人母的人去行礼道谢,她本该多少有些不自在的,可不知为何,徐氏半点没有这种感觉。

小姑娘虽小,却是救了她们母女二人的恩人。

张眉寿连忙道“不必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