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1/2)

他即便是傻子,也听得出这话里有话。

即便张峦再不愿被冠上不孝的名声,却也不该丝毫恼怒的情绪都没有。

“只是这话你不妨留到公堂上再说不迟——若衙门判我与你磕头赔罪,多少个我都磕得。”

张峦说话间,看也未看张彦的脸色,径直又对着一应族人说道:“事不宜迟,请吧,诸位。”

祠堂内一时有些躁动。

“你要上公堂?”族长冷笑道:“你们日后若还想在京城立足,就当清楚眼下不应如此意气用事。”

话里话外皆是威胁。

他们族人众多,张彦又是进士出身,自然有底气说这话。

张敬似笑非笑地道:“不必族长担忧,是非黑白,今日咱们就去公堂之上辨上一辨。”

实不相瞒,他眼下已打了三成腹稿了,急得心里直发痒呢。

“这可不是商量。”张峦丢下最后一句话:“待我击了鼓,递了状纸,自有官差前来相请。”

族人纷纷皱眉商议起来。

“老二,慢着!”

张老太太凝声喊住儿子。

张峦背影一滞,叹口气,刚要试图说服母亲,却听张老太太震声说道:“扶我同去,我要亲自击鼓状告!”

第259章对峙公堂

京城府衙前,鼓声震天,吸引了许多路过之人驻足围看。

“击鼓者何人!”闻声而出的衙役询问:“所诉何事?”

张老太太停下手中击鼓的动作,扬声答道:“民妇张云氏,状告家中长子、翰林院修撰张彦忤逆不孝,罪大恶极!并张家族长唯利是图,与之勾结,妄图将我等除族不谈,更要借机侵夺宅屋田产!”

这话在人群中惊起了千层浪。

这穿戴与气质俱不普通的老妇人,竟是要告自己的儿子不孝!

且对方还是个翰林!

翰林院那等人杰地灵,专出国之栋梁之处,如何会有这样的不孝子?

须得知道,自古以来不孝可是重罪,更别提是被生母告上衙门了!

还有人隐约记得,上一个被生母来此处状告不孝的,此时坟头草已经长得三丈高了。

四下议论不休。

“多谢。”人群外,一个代谢书信的摊子前,张峦掏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拿起亲手写好的状纸便与张敬一同挤进了人群中。

衙役已将此事禀于了京城府尹程然。

程然一听对方身份,亦是微微一惊。

按理来说,这样的门第,极重清誉名声,最是不愿被人当众议论看笑话的,眼下闹到衙门来,想必事态不轻。

“升堂!”

程然起身去换官服。

张彦等人赶到时,已经阻拦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