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页(1/2)

直到天色擦黑时,宋氏再问,得知女儿仍不曾回来,才命阿枝去找人。

闺阁好友之间,适当地诉一诉苦没什么,可若一个劲儿地赖在别人家哭诉个没完,却是不妥当的。

女儿年幼,不懂规矩,她却是要制止的。

看来自今日起,要适当地拘着蓁蓁一些了。

宋氏心中有打算,只是这打算显然是没有机会实施了——

在定国公府中还能佯装冷静的阿枝,一路疾行回到海棠居时,已是忍不住慌张起来:“二太太,定国公府上称,今日三姑娘并不曾登门找过徐二姑娘。徐二姑娘也亲口说了,今日从未见过姑娘!”

“那蓁蓁去了何处!”

几乎一整日没有进食的宋氏猛地从榻上站起身。

“今日姑娘带着阿荔出门前,确实与奴婢说是要寻徐二姑娘去的!姑娘昨晚一夜未眠,也不哭不闹,奴婢忧心她憋坏了身子,又想着定国公府隔得不远,这才没有拦着……是奴婢大意了,奴婢该死!”

阿枝说着便跪了下去。

“阿荔那丫头呢!”

“也一日未见回来,想必定是与姑娘一起的。”

“快去找!”宋氏也慌了。

赵姑姑安排好了人手之后,再回到内间,轻声宽慰宋氏:“既是为了出门而撒谎,可见姑娘分明是打算好的,许是出门办什么事去了,待事情办完了,应当也就回来了……且姑娘身边带着丫头呢,太太不必过于忧心。”

宋氏只能点着头。

但愿如此。

若女儿也出了事,她只怕当真支撑不下去了。

可至深夜,派出去的人也没有带回来一丝有用的消息。

苍家和王家,甚至是隔壁秦家都让人去问过了,都说没见过。

这几家均是信得过的,稍加提醒,便不会传出去不该说的话。可其余的人家,为了张眉寿的名声着想,只能旁敲侧击地去打听。

如此一来,费时费力。

宋氏正心力交瘁时,忽然听到丫鬟来禀报,说是大公子来了。

宋氏眼下谁都不想见,可还是让赵姑姑去问了一句张秋池的来意。

赵姑姑问罢,直接就将人领了进来。

“太太,大公子说兴许知道姑娘去了哪里。”

宋氏连忙看向赵姑姑身后正朝她行礼的张秋池。

“可是知道你三妹的下落?”宋氏急切地问。

“母亲,三妹兴许是被三叔一同带去湖州了。”

相比于三妹之前的说法,他认为这样说会让母亲更安心些。

咳,至于三叔的感受,就恕他无暇顾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