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五三七章 朕并非厚颜无耻之人(1/4)

    宇文化及这次南下,带走了七万大军,被封为河北黜陟讨捕大使,麾下有两位行军总管,史详和屈突通。

    如果单靠化及,他能力有限,所以杨广才安排了两位行军总管帮忙,一旦平叛结束,功劳最大的还是宇文化及。

    这是为了嘉奖宇文述。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赏赐的,那就是将宇文述的许国公往上面提一提,改成比“许”更高的国号,但这个办法被提出来之后,也是遭到很多人反对。

    大隋立国至今,国公封号被提级的,只有杨素,从越变成了楚。

    李浑从申国公到邺国公,这不是提级,申和邺是一个等级的,都是非常小的国号。

    这次远征,平壤是宇文述和来护儿拿下的,又是宇文述受降的,看起来似乎他的功劳最大,实则不是,功劳最大的其实是杨广。

    因为人家是御驾亲征,皇帝本身是行军大元帅,而宇文述是行军大总管。

    所以御史台有个不长眼的,竟然直接恳请杨广封禅泰山,当时的朝会上鸦雀无声,连杨广自己都不好意思接这个茬。

    没错,朕的终极目标就是封禅泰山,但是眼下还不太行。

    杨广好大喜功没错,但是他没有那么不要脸,杨坚统一天下,都没敢封,他只是灭了一个高句丽,脸皮还没有厚到那种程度。

    朕并非厚颜无耻之人。

    回到辽东城的宇文述和来护儿,在杨广的禁卫护送下,进入设置在辽东城的临时朝堂。

    刚迈过门槛,宇文述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陛下受天命,爱育率土,剪除夷类,乃三百年内,未有之功,臣恭祝陛下得创大业。”

    说罢,直接朝着杨广磕了一个头。

    三百年内,最大的功劳,肯定得是杨坚的一统天下,但是人家陈朝不是夷类,那也是华夏正统,所以宇文述的马屁,拍的其实挺到位。

    这就是聪明人,跟谁抢功都不能跟皇帝抢,一定要把功劳都推到皇帝身上,而他们不过是在皇帝的指挥下,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你都跪了,我不跪好像显得我不忠心,于是来护儿无奈也跪下了,说了一些吹捧杨广的话。

    杨广亲自走下台阶,将两人扶起,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