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南下(求订阅!)(2/2)

明明已经预料到小鬼子要在半路截杀他了,明明也已经做好了反制措施,结果却依旧损失了这么多人,这让马铮对于日本鬼子的战斗力再次有了新的认识。

尽管他一直都没有小瞧日本人,但是日军的表现还是有点出乎马铮的预料,这些家伙实在是太可怕了。

都说日本列岛的起源是一把浅红色的剑,古代的诸神,把剑刃伸进海里,当他们把剑抽出来时,四点奇特的水滴回落于海,就形成了日本的岛屿。

听起来很美,也很浪漫!

当然了,这可能是日本人的自我美化,毕竟给自己身上弄上一个高大上出身是人类的通病,就像那些皇帝总要给自己弄一个玄之又玄的出身。

这一点并不羞耻!

你可以嗤之以鼻,但是却不能说这是错的!

况且大和民族确实有其过人之处,最起码谁都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最愿意并且擅长学习的民族。

这个民族直到公元7世纪还没有文字可以记载自己的语言,日本的女性,用一些汉字创造出了一套字母,即所谓的假名,用来记载本民族的语言和思想。

后来,大和民族干脆将大量的汉字引入自己的语言体系,再后来,当他们意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厉害的时候,又大量地引入西方的语言,其中特别是科技的词汇。

跟随着中国文字和语言的引入,日本人贪婪地引进和借用中国文明的成果,他们不但习读中国人的各种文章,还从中国引入了佛教、儒学和各种哲学的流派。

他们把佛教奉为“保护国家至善”的宗教,他们爱用墨砚和毛笔写字的书法,也爱用中国金石的印章,他们研习中国的风土人情和历朝制度,还向中国人学习农耕以及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各种技艺。

他们的政府多次派使者来中国交流,使节们对中国高度文明的习俗赞叹不已。

日本天皇和宫廷决定用这种先进的文明来充实本国的事业,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巨大精力推行这项引进和改革。

天皇甚至下令仿造中国的京师,建造了新的奈良城。他们在引进时模仿,有时干脆就复制。

总之,生活在海岛上的日本人,羡慕中华民族拥有一片广袤的美丽的国土,拥有历史悠久的文明,他们不倦地探索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产。

但就像是那个传说一样,日本列岛的起源试一把剑,不管将这个故事说的如何天花乱坠,都不能否认这个民族充满了萧杀之气。

剑即是兵刃,是用来战斗和杀戮的,所以日本人天生有充满了暴虐因子,尤其是在部队里,更是如此。

这不由得令人很容易联想到日本的武士和他们所遵循的一套法则,即所谓的“武士道”。

也许,武士们很容易在这类神话里找到他们尊严的象征。

日本的武士在外国人看来是神秘而怪异的,他们追求着某种奇怪的荣誉,也就是不投降主义。他们以战败为耻辱,打了败仗,如果还活着,就要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日本的花道举世闻名,武士们从花生花灭的宿命中找到了战斗生涯的合理性。

他们观察樱花萌生、盛开和凋谢的全过程,认为习武和死亡是武士不可避免的宿命,杀人取胜便是武士生命之花的怒放,也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禅学,受到武士们的青睐,他们对生命的感受简约到极致:吸一口气,喝一杯茶,杀一个人。

武士道的三原则“侍、勇、仁”,首先规定了盲目的服从,继而强调武力的使用,最后把所作所为归结为仁爱。

而纵观日本武士们在历史上的实践,当他们武力强盛的时候,会把皇权虚置。可以说,武士道其实是以武力为核心的。

正因为如此,眼下的日本民众以及他们的政府都是疯狂的,甚至于已经失去了理智。

自己以及背后的中华民族要抵挡这样一个疯狂的民族的疯狂进攻,这必然是一场生死挑战。

上一世,中国从九一八事变之后硬生生抵抗了十四年才算是打败了这个强大的对手,代价却是付出三千五百万人的惨重伤亡以及全国80%的城市变为废墟。

这一世,显然会更加的惨烈,马铮只希望自己能以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帮助自己的祖国早日结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