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选择(求订阅)(2/2)

原口晋一走了之后,马铮一直都在仔细翻阅这些厂矿的相关资料!

他发现这里面煤矿居多,铁矿比较少,而且铁矿分布比较集中,就是在本溪附近。

相比而言煤矿就要分散很多,从南满到北满再到东部草原都有!

如果是从经济角度来看,选择铁矿对马铮最有利,毕竟眼下的铁矿石是非常昂贵的。

而且日军已经在鞍山修建钢铁厂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鞍山钢铁厂将在今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成为日本在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其生产的钢铁不单单供应了奉天兵工厂,还供应了日本国内的大量的兵工企业。

甚至于到了战争后期,日军干脆将飞机组装以及坦克生产的关键部分移到了鞍山,在此期间,鞍山对铁矿石的需求都是来者不拒。

有储量,好开采,也有合适的经销商,赚钱是必然的。

只是有一点让马铮有些顾忌,那就是本溪地区的矿场是非常的密集的,而且大本分被日本人给控制了,能插手矿产生意的那都是日本有名的门阀财团以及大型的株式会社,自己的人要是选择了这里的铁矿,不可避免的要和这些日本人打交道,风险太大了。

其次是这里的铁矿产出的所有铁矿石都要卖给日本人,而日本人将这些铁矿石冶炼成钢铁,制造成杀人的武器,然后再用在中国人身上,这样的事情马铮实在是做不出来。

尽管这样的事情即便是马铮不做,总会有人做的,但是马铮不愿意那个人是他自己。

因此犹豫再三,马铮还是将诱人的铁矿给划掉了!

既然铁矿不能选,那剩下的只能是煤矿了!

相比于铁矿,煤矿的选择性要大一点,因为东北的煤分布得非常广,从鞍山、抚顺再到西北的白城、海拉尔,还有东北的鹤岗、双鸭山、佳木斯都有煤,而且储量和开采难度都比较适中。

最重要的是,煤这玩意儿不仅仅是工业物资,老百姓也需要,所以出产的煤不一定就一定要卖给小鬼子,卖给当地老百姓或者是当地的企业也是可以的。

只是大大小小的煤矿有四十多座,到底选哪一座倒是难住了马铮。

就整个东北而言,煤炭质量最好,开采难度最小的当属抚顺,尤其是抚顺的龙凤煤矿,那绝对是一个聚宝盆。

另外鹤岗也不错,鹤岗的煤也是优质的露天煤,开采难度很小,见效快。

但是还是和本溪的铁矿一样,由于日本人很早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像这些地方的优质矿坑早已经被日本各大财团个把控了,自己贸然杀进去,就是要从这些人的碗里捞肉吃,说不得要有一番争斗。

马铮现在好容易打入了日伪军内部,所以他真心不想因为各种斗争而被人时刻监视着。

思之再三,他最终决定选择白城附近的义宝煤矿和牙克石附近的大雁煤矿。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地方,主要是有这么三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这两处煤矿都是新发现不久的新矿,开采时间不超过十年,产量有限,日本人并不是很重视。

既然不怎么重视,自然不会专门派人盯着,这方便铁血团的活动。

其次是日本的各大财团和株式会社看不上这些零散的煤矿,竞争压力小,马铮此举也不算是动了人家的蛋糕。

反而这些人还会因为马铮没有选择鞍山本溪以及抚顺等地的富矿而对他产生好感,不至于因此产生矛盾。

最重要一点,不管是白城还是牙克石都已经是伪满洲国的边境地区,这里日伪军的统治力量极其的薄弱,而且日军为了让这些地区的厂矿企业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允许这些厂矿企业组建自己的护卫队,并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

这对于马铮而言可是一个不错的掩护,综合这些条件,最终马铮选择了收益较差的两处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