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杀神来了(求订阅)(2/4)

在这种情况下,军部已经达到了完全独立的地步。而且,军队内部形成了下克上的风气,关东军从军中央部脱离,变成事实上独立的状态。”

据此,再来审视两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就不难看出,在此事变中,日本方面存在三股力量。

一是少壮派中下级军官,他们是事变的策划者,反感于政府的腐败,外交上的无能,认为只有通过坚决的武力,才能完全占有满洲,从而解决国内困境。

关东军是此计划的受益者,因而在石原莞尔等人的活动与劝说下,积极支持此项行动。

二是日本内阁,主要指以若槻首相,币原外相为首的自由主义派官员。他们与“鲁莽”的军人不同,更注意国际形势的影响和日本的国际形象,也更关注其他列强的反应。

他们反对粗暴简单的武力方式,希望用灵活的外交攫取在华利益。

第三股力量是中央军部。陆军大臣属于内阁,参与内阁决策。一方面,他作为内阁成员,要维护内阁的权威和政策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作为军人,他又“天然”地赞成武力解决。

由此在事变过程中,军部明里落实内阁决议,多次劝阻关东军,但是在事变后又采取放纵的态度。其中原委,值得回味。

在事变发生之后,虽然关东军在战争中取得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战绩,但是这支部队给军部以及政府甚至于天皇那里留下的印象却大大地糟糕,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支不受控制的军队。

这就好比自己养了一条猎犬,勇猛至极,甚至于能单挑狮虎狗熊,但是这条狗却不听命令,偶尔还会向主人龇牙!

你说主人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养狗嘛,这咬不咬别人无所谓,千万不能让狗咬自己,这是原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