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1/3)

“婵婵,你说旁人都过的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你也能过。”

“但这又是何苦。旁人过的下去,是因为不得不过。”

“世人都说:‘凡做了女孩儿,终久是要出门子的,嫁到人家去,娘家哪里顾得。也只好看女孩自己的命数,碰得好就好,碰得不好也就没法儿。’更有那些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俗话。”

“那是他们没得选,可咱们并不是这样的人家。”

“你大可以嫁去寻常人家,无忧无虑的过一世。富贵平安岂不好?”

“从前我虽知谢翎是武将,但这数年来境内海清河晏,未见战事。”

“总不能因噎废食,为着担忧不知有无的战乱,就叫你错过一个好人家。”

“可现在是明摆着的刀兵之乱,且他不过一年半载大约就要往战场上去。这一去不知多久,若是十年八年,难道你也等着?”

商婵婵其实理解他们的心情。

正如现代婚礼的誓词:特意点出无论贫穷、疾病都不离不弃。

毕竟人这一生,实在漫长,谁能真的长乐无极?不过都是起起伏伏,得意失意俱存罢了。

但这毕竟是为以后的事情立誓,谁家父母也不会一开始就叫女儿嫁个贫穷且疾病的人。

木已成舟是没法子,但现在木头还是一棵没砍下来的树呢!

说句不好听的,哪怕真成了夫妻,还多得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何况这定亲都不曾。

商婵婵从未听商骥说过这么多话,不由有些哑口无言。

商骥叹气道:“我知这几年咱们两家是有默契的,不过仗着不曾行六礼,就算反悔也不是逾矩,只是道义上有些对不起谢家。”

“这些事你都不要放在心上。”

“欠谢家的人情,是我们男儿的事情。你只考虑你自己的心意就是。”

说完便起身离去,走至门口还不忘说:“若是吃不下,就将那汤喝了吧,记得叫茯苓给你再热一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