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以退为进(2/3)

先是许山死在了昌平,现在就连他们的头,冯典也死在了清河郡城。

一下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要是放在之前的和平时期,冯典身死,对他们只有莫大的好处,可以趁机会上位夺权。

可现在他们的处境,可谓进退两难,进被中州兵死死缠着,退后面闹事的百姓也不会放过他们。

现在的他们几万人,摆在面前的,怕真如发布的告示一样,放下手中兵器就地投降,否则留着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几位盗匪头子迅速聚集一起,确认了冯典身亡的真实性后,经过一致商议,最终还是决定放下武器投降。

放下武器投降,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就算执意激战到底,就眼下的局势,他们的伤亡已经很大了。

就算再后方百姓的暴动,胜利的天平已经朝着中州兵倾斜,他们的失败不过是早晚问题。

如今冯典身死,后方百姓暴动,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算是压死他们身上最后一根稻草,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老实说,他们心里还是有些顾虑的,怕放下兵器后,会像之前的郑大一样,被骗坑杀,在选择投降前,派出了信使,表达了他们的请求,同时主动撤兵,暂停休战。

盗匪们的主动休战,中州兵自然不会继续追击,这一战盗匪的伤亡大,他们同样如此。

汇聚在永安县郊外的兵力,加上两郡民兵组织,共计两万人,中州兵占据一半,这一战下来,他们的伤亡起码达到八千人。

而三万的盗匪,伤亡一万五千人左右,双方战损比,基本一比二。

要是在继续打下去,就算彻底剿灭了剩下的盗匪,中州兵这边也剩不了多少,能够以这种劝降的方式投降,是最好的办法了。

盗匪们的担忧,苏纪、李重湘二人早就考虑好了,在停战后,派出了一队信使人马,前往盗匪的驻地,交给了他们一封由苏纪、李重湘二人的亲笔承诺。

只要放下武器投降,除了穷凶极恶之辈,其余的人,自然会留下一命。

看着信件结尾盖的大印,算是给了一众盗匪吃了一个安心丸。

有了两位中州大人物的承诺,倘若事后反悔,一定会影响他的声望。

到了他们这级别的高层,看中的不再是多大的权势,而是自身的声望,就如二王苏哲、苏泰一般,即便亲手弑君,打死也不会承认,而且还得搞一份所谓的退位诏书,以示二人登基称帝的合法性、正统性。

无论是在大凉,还是其他各国,倘若没有名正而言的合法、正统,就算手中有多大的权势,多少的人马,终究也会遭受他人讨伐,早晚也会自取灭亡。

所以,有损自身威望的事,苏纪、李重湘二人是绝对不会干的。

之所以不将一众盗匪坑杀,也是有原因的,一来人员太多,起码有上万人。

坑杀上万人,在大凉的历史上并非没有,不过最后那些执行者的下场都不太好,而且还会留下残忍嗜杀的千古骂名。

这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其二,真坑杀了上万人的盗匪,在某种程度上,是能震慑境内的不法宵小,防止作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