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未雨绸缪(2/2)

不仅仅是手中的势力,更多的是明明精于算计,但能一直隐忍,摆出一副示弱的态度,无论是谁,都能踩上一脚。

这样足够隐忍,一旦崛起是很可怕的,一旦夺嫡之争开始,苏哲、苏泰很可能都不是他的对手。

按照历朝历代的皇权争夺,苏康这种人,往往能够笑到最后,不为别的,就是足够隐忍。

而且手下又有一大帮如此忠诚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大小也是割据一方的藩王。

而且敢在东州召见苏祁安,把自己的真面目示人,丝毫不担心苏祁安会将此事外泄,足以说明苏康做了充足安排,也有绝对的把握。

如果生逢乱世,苏祁安只是一介普通的将领,没有啥穿越背景,说不定真的会投靠苏康。

只是没有如果,无论是苏哲、苏泰、又或是苏康,这三人,都不是苏祁安愿意辅佐之人。

他早和苏玄庸达成协议,在外各种嚣张跋扈,只为给宫里那位最小的十皇子苏闲,争取成长时间。

苏祁安确实只效忠大凉皇帝,甭管苏哲、苏泰、苏康,手中势力如何强大,朝堂众多大臣如何站队,目前来看,还是苏玄庸掌权。

只要苏玄庸在位一日,苏祁安就能在他的庇护下,安然发展。

就这种身份,不是三位皇子能够给的。

之所以选择苏闲,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纯善,大凉江河日下,需要的中兴之主,不是野心勃勃,征战四方,而是要体恤民情,休养生息。

至于外部的威胁,交给苏祁安、谢苍这些优秀将领就好。

苏哲、苏泰二人,不过是明面上的体恤,逢场作戏罢了,一旦上位,他们维护的还是手下诸多盘根错节的世家。

而苏康比他们看起来好些,因为身份低微,对越州百姓多少会体恤,但不过点到为止罢了。

就他曾派出刘闯打进海盗倭寇集团,大肆屠杀东州百姓这手段,只能说明,这些百姓,在他眼里,不过是上位的工具。

他的心里对贤才、人才很尊重,但心里从始至终都没有底层百姓。

不夸张的说,如果苏祁安主动归顺,给他提一个意见,让他屠村,杀掉无辜百姓,苏祁安相信,苏康绝对眼睛都不带眨的。

这样的王爷,要是在乱世,可以做割据一方的枭雄,建立割据政权,但绝对不是重振大凉的中兴之主。

这位置,除了当年病逝的皇太子苏宁外,目前来看,只有十皇子苏闲适合了。

所以,无论苏康如何招揽,是不会同意的。

而苏康没有强求,没有对他动手,多半是被他说的忠于大凉皇帝的傲气欣赏。

苏康以为苏祁安只是傲气,想考验他们几位所谓明主,实则不过是他的脱身之言,好在苏康被他框进去了。

否则,苏祁安想要这般顺利离开,让苏康返回越州,没那么容易。

苏康的人走了,让城内的诸多官员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可以不用战战兢兢的,可以正常的工作了。

但对苏祁安来说,这事并不算完,朝中的苏哲、苏泰就够麻烦了,现在又加上一个隐忍多年,野心勃勃的苏康。

留给苏祁安、苏玄庸的时间不多了,苏祁安眼下要做的,还得继续提升自己的地位,以及发展自己的势力。

只有这样,在夺嫡之争到来,他才有能力助苏闲一臂之力,也有能力不惧怕苏哲、苏泰、苏康,拥有自保之力。

趁着他还在东州这几日,苏祁安要把东州的兵力人员,重新再部署一番。

别以为苏康回了越州,东州之事,他不会干预,以他的野心,东州指不定早就被他参入一些沙子。

趁着他和苏康之间,还保持着一种欣赏的态度,一些属于自己兵力部署的准备,是很必要的。

为的就是防止日后哪一天,忽然被刺,打的没有还手能力。

苏祁安转身,关上窗户,在自己的房间几日不出。

在这几日中,能引起外界讨论的,也只有山下勇、井下信等一众倭寇在东州海岸被处死,当日引起不少人百姓围观,颇为热闹。

同时,东州前后九郡,一些高层人物,如吴定国、樊崇、方敬之、沈万福、楚雄等人,收到命令,朝着海州城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