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 兜兜转转(1/4)

从陶阳东的介绍中,叶天民也第一次知道商用卫星的发射流程,实际上陶阳东已经开始实施很久了,就连联系帝国卫星发射中心都已经几个月的时间了。只是因为中途改变了计划的执行方案,所以才没有来得及告诉叶天民。

除了要排期之外,还要采购和选择运送的火箭,好在都是内部自己解决,由发射中心安排,但也要向帝国航天局和其他的相关部门申请备案,避免信号源冲突,申请无线电频段、无线电营业执照和轨道报备。

虽然看起来只有四步,但是第一步和第二步所花的时间如果不是因为陶阳东他们的话,叶天民估计时间会更久。毕竟法天网计划所需要的卫星不同与一般的商业卫星,而且数量如此之大。第一次发射调试成功之后,后续才能完善设计和批量制造出来。为此,前期所做的很多试验都不是叶天民知道的。这笔研发费用并没有计算到天通的头上,否则,500亿的资金其实差太多了。

要完成叶天民的几万颗卫星,增加了十几倍,资金缺口还是很多的。江都市江源制造集团都买的用于金城易途公共出行服务有限公司和金城便捷乐购服务有限公司自行车、摩托车的设备,仅仅只是解决了一部分,更多的缺口在于叶天民如何去推进这些设备当中的芯片应用领域。

叶天民把他的计划简单的说了一些告诉陶阳东,让他放心。

看着自信满满,而且叶天民所说的,又的确是可行的方案,陶阳东对叶天民的认知再一次刷新。从本质上来说,法天网计划的执行,除了卫星和服务系统外,所有的布局,他已经掉队了,也没办法能跟上叶天民的思维。

不过,叶天民最后说了一件事,能看出叶天民还是有些担心陶阳东负责的部分。因为这里面已经加入了天民研究院的一些研究成果,协调科研人员和增加科研队伍是个很繁重而且复杂的事。叶天民直言自己没那个能力,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式他暂时还没有达到,所以一直都是赵宏在管理,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陶阳东不敢立即回答叶天民,他只说自己会去争取想办法。如果按照叶天民担心的方面来考虑,法天网的服务和后续的工作需要的庞大队伍,陶阳东算是听明白了。

这么庞大的民用科研机构的组成是必须的,而管理肯定也是重中之重,陶阳东为此也开始担忧起来。当初还是想得太窄了,自以为是的按照军队的思想模式来进行,没有考虑投资回报和收益的问题。

如果只是单纯的投入不考虑回报的话,拉法帝国估计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承担得了的。

一个小时之后,彭军敲门进来说山花汽车新项目的负责人来了。

之所以现在只能叫负责人,是因为山花汽车这个企业现在是属于南云州山花机械制造集团的,新项目的独立还是归属在集团之下,叶天民和陶阳东都没有认真的讨论过。

俩人从陶阳东的办公室出来,去到会议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