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做回真我(1/5)

叶天民在办公室平息了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

这毕竟是集团高层所决策的问题,和管理服务公司的人日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而且你也不可能要求基层管理能做到这些,那不是管理细致,而是吹毛求疵了。

把经理叫进来,对他们能及时的增设第二道门的做法表示了肯定,然后又问了一下,节日期间有哪些工作室还在上班的。

经理说大约有10多家在,不过哪些知名度比较高的好像今天都没有在,这个时间正是商演的黄金时段,一些日常的热度他们是完全可以放弃的。

叶天民见管理公司刚才来的人全都是统一的制服,就向经理要来了三套,三人换上后,叶天民还是按原计划去看看,换上制服也是不想影响别人正常的工作。

尽管9个厂房改建之后分割出来的有上百间的房间,经理沿途挨个的给叶天民介绍,看得出来管理公司的工作是做得很细致。

在这里聚集了有来自高原的原生态根源歌者;有擅长山歌、小调的;还有擅长情歌对唱、劳动号子......等等,还有精于古典乐器,管弦乐比较多,经理说有的乐器别说看,就是听都没有听过。

器乐有浑厚如晨钟暮鼓般激情昂扬的,也有如丝竹般轻柔细腻的,无论哪一种对他们而言听着就很舒服。

这些大部分来源于《唱享拉法》参赛的选手,也有没有参加的,但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基本都具有劳动属性。

叶天民还第一次听说有将器乐归于一种属性,称之为劳动属性的。

细问之后才知道,这里面还有专门研究各种器乐传承和起源的。

这些人主要的事不是自己表演,而是了解和记录,也是高总特意安排的,按高总的意思说,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口相传,还应该有归纳、记录和总结、保存的价值。

而这些人不是单独的,而是黎民文化的公司的一个专门的部门,也是征得入驻园区的大家同意的,这样他们才可以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到别人的创作来源和思想范畴。

在他们的记录和总结当中,发现传统文化的器、乐,主要来源还是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是一种衍生于劳动中产生的声音和乐器,所以归属于劳动属性是很适合的。

因为首先诞生的前提就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或者劳动之后休息的放松,并非为了享乐。

不得不说,高文峰虽然有些偏离,但实际上在安排479梦工厂的入驻情况来看,确实是用了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