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差距和认知(1/2)

看着甄静怡转身毅然的走进电梯,叶天民心里是真的很感动,要说动心,大概从穿越之后真正的第一个动心的就是甄静怡。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明明方大妹对自己百般依赖,明明张琼对自己万般顺从,而且俩人都是在遇见甄静怡之前就已经认识的,可第一次动心还是在甄静怡身上才发生。

或许是因为前世和今生都没有妹妹的关系,更多时候他其实是把杨莫莫当作一个小妹妹一般的看待。叶于兮明显是不可跨过一些关系的,朋友或姐姐更适合,所以在她面前自己更像是弟弟对姐姐的一种状态,那种有些自然显露的顽皮也是真的。

不过,叶天民现在没有那么多精力和经验来处理,甚至偶尔会避免自己去想这些。因为他觉得自己,最终还是要回归穿越之时的初心,那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那个时间真的不知道是那一天。

接下来的几天,叶天民几乎心思全用在了解和查看资料上了,对于司马文锦是一点都不能疏忽大意。

拉法218年1月20日,穆新拿出了自己在叶天民面前的第一份答卷。

文件整理出来打印得非常整洁,文字不多,大约两万字左右,但阐述的内容很全面。他甚至通过各种排查,假设出了it事业部总监甄静怡与司马文锦之间的关联,虽然因为现时的网络并没有那么发达,对于这些的资料不全,民众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新闻和传统媒介。

大概看了一下框架写的目录,叶天民算是第一次和穆新交流,让他坐下。

面对自己老板的第一份答卷,就算穆新这个博士面临过无数次的考试、面试也没有这一次这样的紧张。

但是让穆新没有想到的是,叶天民并没有问他有关他的“答卷”的内容,而是问到:“你怎么看拉法帝国最近十年的发展?”

穆新在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去米利国乔司大学是专攻的经济学,所以叶天民尽管问的不是“答卷”的内容,却也并非超出他的专业。

虽然,叶天民的问题相对比较宽广,但总论还是可以回答的。

“拉法帝国的发展一直是持续稳定的状态,最近十年可以明显感觉到的不同的是更注重对于国内经济需求的重视。以前也不是不重视,但重视的更多面是社会稳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相对占比要小一些。”

“就我在米利国乔司大学研究生和博士攻读中,我发现西方的经济学不太注重文化延续,更注重人性需求。拉法帝国最近十年中也有一些这样的企业开始出现,就比如您的天民集团,乐天网甚至是‘月神’也有西方经济学的影子。”

“所以,我个人感觉,拉法帝国在经济领域中更注重了对于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的学习和应用,这大概也会是未来世界经济领域共同发展的基线主调。”

“嗯。”叶天民听着他说完,也大概明白了他的思想步调,在国外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很少有不受影响的。

并非是真的国外一定比拉法帝国的经济发展更好或者更快,而是靠掠夺式发家的西方经济,没有那么多文化底蕴,所以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的还是一种类似物种适者生存的观念来指导。

对于贫富之间的差距和认知,在西方经济学里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甚至必须有的产物。

因为,没有差距,财富的积累就没有搜刮的基础。一代代贫穷人口就是最大的搜刮基础,而拉法帝国虽然也没有找到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的经济发展策略,但主旨上是维护贫穷人口的生存以及生产力的利用上。

叶天民没有对穆新的认知进行反驳或者生气,纯学术理解和研究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是需要实践和时间来论证个人观念的。

于是,叶天民又说了一个非“答卷”的内容:“如果让你在社会上获得足够的高收入,你会让你的父母、妻子、族人和你一样,还是选择让他们自己去努力,收获自己的社会价值?”

穆新沉默了一下,他从话里深知这问题的严肃性。虽然从各方面的了解来看,这个老板有足够的胸怀,但明显容人的气度不够。对于给他带来麻烦的人,下手从未轻过。

“叶总,凭心而论,我希望我的家人们能和我一起成长,我能带给他们我能给的帮助,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瞎闯,毕竟成功和高收入也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也是需要经历烈火锻烤才能获得的。不是人人都需要去奋斗获取,也可以是有捷径的,就比如您身后的家庭或者后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