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郑衡归心(2/4)

曹昂已经当面想要杀掉这个人,虽然后来又放过了,但他必然已经对曹昂怀恨在心,留着也是个祸根。

这样的人,曹纯自然不能留着。

这时,郑衡稳定了一下情绪,对曹昂道:“大公子如此费心费力帮助在下,是否想让在下将家中惨变,公之于众,从而激发世人对蛾贼之恐惧,以方便征粮?”

曹昂点了点头。

看来这书生一点都不迂腐,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他随口反问道:“这都是事实,难道不行么?”

“当然不行,”郑衡摇了摇头道:“我郑氏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名声比性命还要重要。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若我把全家女眷清白有损之事传扬出去,恐历代先祖于九泉之下也难以安稳。

所以大公子尽心竭力帮助,在下感激不尽。

您想要我项上人头也随时可以拿去,但宣扬之事,恕难从命。”

曹昂听了这话,顿时傻了眼。

这书生竟然怕丢人。

可是他废了这半天劲,不就是想让郑衡出头,把蛾贼的恶行揭露出来,以逼迫豪绅们纳粮入约?

这时曹纯在旁边已经笑的肚子疼了,小声道:“大郎,你以后还是别出谋划策了,看来你所谋划的计策都很难成功。”

“一边儿去,”曹昂没好气的瞪了曹纯一眼,“最烦你这种幸灾乐祸之人。”

“大公子,”郑衡这时突然道:“我郑氏以《公羊春秋》传世,这在天下都是有名的,故而我宗族中子弟,大都被各豪绅府邸聘为族学先生。

在这东郡各坞堡中,有三分之二的西宾皆为我郑氏子弟。

我虽不能对全郡百姓宣扬家丑,但是我却可以为了大公子面见各位豪绅家主,劝他们纳捐,莫要走我郑氏覆辙。”

其实这郑衡回来之后,本有机会回到坞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