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7章(1/2)

深冬,沈家这边除了最小的沈子平,剩下三人还是冒着寒风去上班,一双手捧在嘴前不断哈着气取暖。

这还是沈珍雅工作的第一年,也是第一次在冬天不管多冷都得按时按点到厂里上班,不像前几年不用上学时可以窝在家里睡懒觉,也不像以前上学时不想去就不去了,还能隔几天就休息一天。

和她在同一个车间的一个同事也是十七八岁的年纪,穿着最好看的桃色棉袄骑着轻便的凤凰牌自行车,那小脸红彤彤的一看就暖得很。

不像她,被风吹得脸和手都僵了,还跟着变得粗糙了,擦雪花膏都不管用。

沈珍雅觉得她得和爹娘说说,怎么家里都得有一辆自行车才行,谁骑着都方便,这是对大家都好的事。

沈国志和刘秀则在讨论着,沈子平一个男孩子天天在家混着也不是个事,没事就去外头走街窜巷跟着那些不干事的人喊抄家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搞不好将来出什么事。

刘秀的意思是:“子平还小,一个十五岁的男孩能做什么?将来他肯定是要接你的工作的,你现在也还能再多干几年,急啥呢?”

“孩子他娘,子平咱也管不住,喊他别出门非要出门跑,我这个工作他还没能接,我看看找找人先让他进厂里干份临时工学点东西,就像珍珍一样。”沈国志觉得孩子他娘太疼子平了,这次他态度比较坚决。

他当年像子平这个年纪又要下地里干活,又要干家务还要摸黑看书争取识几个字,现在孩子过的日子可比他们当年好多了。

家里就他一份正式工,现在升成四级工工资福利也更好了,这份工作肯定是要留给子平以后接手的。但要想保持这份工资福利,也得将来子平有这个能力才行。要不然顶多就是一份正式工,而不是四级工了。

儿子到底和闺女不一样,当初托关系花钱给珍珍找工作,别看现在只是份临时工,在食品厂那边工作,每月能拿到的东西和那些厂里的人脉,都是流油的工作。现在帮忙补贴家里,以后就能帮着补贴婆家,是说亲时的优势。

这些都是当时沈国志和刘秀仔细商量过的。

刘秀被这么一点,也意识到关键了。自家能有现在的日子,可不就是孩子他爹有能力有技术嘛,再疼儿子也得让他去跟着学门手艺。

她点头说:“那孩子他爹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要用到钱和票你再和我说哈。”找人帮忙找工作自然得拿钱买点好东西给对方吃,这是刘秀心底有数。

“哎好。”沈国志见她说通也松了口气,想着等开春后再去找人。现在还是让子平好好过个暖冬吧。

有了这个打算,等沈珍雅撒娇说要买自行车,一点一点数着家里有辆自行车的好处,沈国志和刘秀一点也不心动。

见闺女嘟着嘴一脸不高兴,刘秀哄着:“珍珍啊咱家用自行车的地方不多,咱等开春先给子平找份临时工去学点技术。娘保证等你结婚时,三转一响肯定给你搞一样。”

沈珍雅一听高兴了,接着又听娘说,“你有空得把这针线活给学好点,女孩子家这些都是要学的,等以后有缝纫机也踩得动不是?”

难得的,沈珍雅听了没反驳,应了下来。反正现在晚上天黑得早,回家吃过饭她也不出门了,在家缝缝补补学习。

-

云山村这边沈冬雅也在学针线活。以前在家里衣服哪里磕破个洞,都是她自己拿针线去缝补的。娘在教她们针线活时,姐姐顾着玩不乐意做这些,她却是喜欢的。

因为姐姐衣服破了娘会帮忙补,她衣服破了可还得靠自己。

她针线活学得不错,这会学的也不是普通的针线活,是在学着踩缝纫机。入冬后不用去地里干活,窝在房间里也是发呆无聊,村头的顾嫂子就喊她去学踩缝纫机。

说起这段缘也是意外,冬雅负责的那片田不远处就是顾家的田,平时见面也会打声招呼。

秋收后忙着晒谷收谷,大人忙小孩也全都出动捧着个篓子在那捡稻谷粒,家里就只剩下怀孕的顾大嫂。她快生了,所以抢收那会都只是在家煮饭,送饭送水都是喊孩子去的。

冬雅忙完回知青点,经过村头那会听到顾家有人在喊救命,伴着痛苦的低吟。她意识到不对劲冲进去,就见顾大嫂羊水破了,赶忙跑去给顾家人报信。

之后顾大嫂平安生下儿子,但是这身体很虚得喝红糖水,家里又没备着,一时半会买布着。冬雅见着可怜,之前顾大嫂又帮过她好几次,干脆就借了点红糖给顾大嫂应急。

之前家里寄来的八两红糖,她一直省着喝,其实也剩不多了。

顾家对此很感谢,后来买到红糖了又把她给的那点还回来,还给了八个红鸡蛋说沾沾喜气。

等顾大嫂出月子后,就问冬雅愿不愿意学踩缝纫机,她家里有缝纫机也会踩,可以教的。

这年头缝纫机在三转一响里也算贵重的,谁家闺女嫁人能带上一台缝纫机那在十里八乡都是有脸的,到了婆家也能挺直腰板说话。整个云山村也就那么三四户有缝纫机,而且一般都是不外借的。

多学点技能未来就多一份可能,冬雅也没想到自己的帮忙能换来这样的好机会,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她学什么都认真,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选择下乡后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回城后也不知道那边会是什么日子,多学点以后说不定还能利用这些来赚钱,总归是没错的。

顾大嫂记着那恩情,如果不是冬雅她也不知道得等多久家里人才会回来,那会晚一分一秒都是凶险,教冬雅也教得认真。

她爹以前是在成衣铺做裁缝学徒,一门好手艺也没什么传男不传女,顾大嫂多少学了点。见冬雅认真上手也快,她也没藏着掖着把好的都教给冬雅了。

知青点和村里的人知道这事后,也只能感叹沈冬雅好运气有福气,能学踩缝纫机可不得了。像城里成衣铺如果有招人,也是能跑去赚钱的,比不上厂里职工,也比田里种地的要好。

羡慕有的,嫉妒的少,那是人家的机遇。

进了腊月,冬雅在为分粮分钱而高兴,或者说整个村子大队都笼罩在喜悦中。

拉上那粗布帘挡住对床和隔壁的视线,只留下靠窗那边的缝隙让些许白光溜进来,沈冬雅拿着手上一张大团结和几张零散的钱票,特别满足。

这次她分到了十六块七毛七和二十斤粮食,这可都是她自己劳作换来的。

她们满打满算到云山村来也就五个多月,其中过了秋收后就不怎么下地干活了,真正赚工分的还得是前两三个月。沈冬雅踏实,做农活的把式越来越标准,每回都能得七八个工分。

像这次按照工分分钱分粮,就比张雯要多一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