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汤鼎的误解(3/3)

“咱听工部说,你那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不仅可以建造房子,还可以修路,修建堤坝?”

“回皇上,正是!”

朱子安回道。

“那你城外工厂一年可以产出多少水泥?”朱元璋又是问道。

语气虽然舒缓,但朱子安还是能从那声音中,听出一种期待与迫切的感觉。

“回皇上,现在外城工厂一天加急生产,最多可以生产出三吨水泥!”

“三吨?”

朱元璋微微愣神,紧接着便是反应了过来。

“吨是何种计量?”

“回皇上,吨的子安为了方便计量重量,而发明出的计量单位。一吨等于两千斤,也就是相当于十六石!”

朱子安缓缓说道。

“如此,一天便可以产出四十八石水泥?”

朱元璋计算半晌,直接转头,看向朱子安,一脸震撼。

如此之多的水泥,放在一起,那得有多少?

“皇上,三吨并不是很多,仅仅只能堪堪赶上,子安在城南外,修建那道路与工厂的修建速度而已!”

朱子安轻轻一笑,说道。

“如此,倒是可惜了!”

听罢,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

“江淮富,天下富!江淮两岸良田千倾,是天下百姓粮仓所在。只是,旧元犹如洪荒野兽,冲进来中原这些年,不懂水系不水,还给咱将江淮两岸水系,破坏的七零八落的,现如今江淮两岸,还经常闹水患。”

“自从咱平定中原之后,便是为这江淮两岸的水患而烦愁不已。今天上午,工部匆匆入宫,向咱禀报你那水泥之神奇!甚至,工部还将你那水泥,当做治理江淮两岸,疏通水系的神物。

因此,咱想问问你,用你那水泥,在河道两岸修建堤坝,真能结实耐用?”

说完,朱元璋便是紧紧盯着朱子安,神色罕见的有些紧张。

说到底,就算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也还存在很严重小农户思想。对于天下百姓的良田与粮食产量,十分看重。

要不然,也不会一听水泥对疏通水系脉络的巨大作用,便是直接丢下征北大营的奏报,直接跑到朱子安这里来。

至于那蔬菜之事,也只是碰巧在门口,遇见那守护蔬菜大棚侍卫,得来的一个小小的意外之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