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闯殿的上官云吞(2/2)

目前,昭文馆的馆长乃是刘朝同,按照朝廷规矩,上官云吞应该是向刘朝同汇报,然后刘朝同再来上奏。

刘朝同从百官中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上官云吞确实找过微臣,不过臣认为他的想法过于冒险,故而没有采用,没想到他竟然以此种方式来惊扰陛下。”

赵岩摆了摆手,然后再次看向上官云吞,道:“既然你都进来了,那就说了说你的新政建议吧,站起身讲吧!”

“臣,遵命。”

当即,上官云吞站起身来,并顺便挺了挺胸膛,然后朗声道:“陛下,臣认为我大周朝堂议论政事过于闭塞,很多事情都是五品以上官员知晓,而地方上的官员与百姓根本一无所知,只能按照上面的法令盲目执行,此举甚是不妥。很多官员在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比如,朝廷曾宣布一条耕田令,鼓励百姓多开垦耕地,但下面官员为了达成目标,甚是于扒房种地,这不是舍本逐末嘛!追根溯源,乃是下面的官员和百姓根本不知朝廷的用意,只知完成任务,长此以往,很多政策命令也许是对的,但是在下面执行时,往往会刻舟求剑,很有可能出错。”

听到此话,朝廷百官都不由得微微叹气。

这种情况,每个人都知道,但根本无法解决,因为施行命令,不可能让官员们向每个下属都解释一下为何要这样做。

赵岩对此情况也有所了解,这也是新政的其中一个缺陷,完全的上行下效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你的解决之法是什么?”赵岩问道,他最关心的乃是这个。

“臣认为,朝廷每月颁布或施行的命令,都应该公布于世间,大周的百姓们也有知情权,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这些官员们到底做了些什么,而百姓也能起到对我们的监督作用。”上官云吞一脸认真地说道。

礼部尚书蔡攸,当即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这样做,不就成了官员要向百姓汇报了吗?官员们的任务便是管辖百姓,而不是向百姓汇报,并且朝廷各种法令,涉及到我大周机密,岂能随便公布于世间,此解决之法,还不如不解决。”

“是啊,我们在朝堂上说了什么话,我们在官衙里做了什么事情,难道还要让百姓知晓吗?真是荒唐至极!”

“若我们将政策命令都公布于众,北蒙,高丽、黑汗、哪个不会模仿,我们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

官员们看向上官云吞,所有人都是持反对意见。

比如,今天的朝会,内容只有在场的官员们知晓,如果开完朝会,还要告诉百姓,大家都说了些什么,那就是官不是官,民不是民了!

赵岩坐在龙椅上,认真地思考起来,他知晓上官云吞乃是为了大周着想,只是这个建议容易打乱百官的节奏。

突然,赵岩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计策。

赵岩双手往下一压,大殿内顿时都安静了下来。

赵岩笑着说道:“上官云吞的建议,我们还是应该考虑考虑的,不过需要换一个形式,古往今来,百姓造反,十有八九都是因为无知,而摆脱这种无知的方式便是教化,故而,朕准备重新设立一个衙门,专门负责此事。此衙门名为方略馆,归中书省直管!”

“方略馆?”听到这三个字,朝臣们不由得一脸崇敬地看向赵岩,期待着他到底要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