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神秘的主考官(2/2)

赵岩一时头大,朝着一旁的喜子问道:“喜子,你觉得选谁做主考官合适啊?”

喜子一愣,瞬间跪在了地上,说道:“奴才……奴才不知,也不敢妄加评论。”

赵岩无奈地叹了口气,又问道:“那你告诉朕,你作为一个百姓,最喜欢什么样的官员?”

喜子想了想,说道:“奴才喜欢能给百姓干实事的官员。”

这句话,等于没说。

但赵岩却灵光一现,兴奋地说道:“速速传召萧敬业、孔墨山、刘朝同、蔡攸、上官不悦五人,让他们来垂拱殿。”

“奴才遵命。”喜子有些迷茫,心中喃喃道:陛下每次顿悟出来某样事情,便会如此兴奋,莫非我刚才那句话说得颇具哲理?

很快,萧敬业五人便陆续来到了垂拱殿。

五人都很兴奋,因为每个人对主考官之位都志在必得。

赵岩望着都略微有些发福的五人,先是干咳一声,然后拍了一下面前的奏折,说道:“你们应该知道,这几日民间议论最多的,便是今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而据百官举荐,你们五人的支持者乃是最多的。你们觉得自己都能胜任吗?”

唰!

五人几乎是同时上前,然后同时拱手道:“臣能胜任!”

赵岩不由得撇了撇嘴,这五人实在是太自信了。

“如果朕觉得你们五个都不适合当主考官呢?”赵岩嘴角上翘,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啊?

五人皆是一愣,潘文岳在蜀州,朝廷里若他们五个都不适合成为主考官,那天下就没有人适合了。

赵岩是皇帝,是需要负责最后的殿试,故而按照祖制,赵岩是不会做主考官的。

“当然,朕也不会做主考官。”赵岩补充道。

五人都皱着眉头,他们实在想不到还有谁能胜任主考官一职。

“陛下,你该不会选择杨兴怀作为主考官吧,那个大老粗,根本不了解科举,更不知朝堂与军队的差别,若让他成为主考官,考生们估计都不会同意的。”萧敬业思索了一下,觉得目前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武帅杨兴怀了。

赵岩摇了摇头:并不是武帅。

顿时,五人都疑惑了,齐齐看向赵岩。

赵岩微微一笑,说道:“主考官的人选暂时保密,现在朕宣布副考官的人选。”

“上官不悦,蔡攸,朕现在命你二人为副考官,全力配合主考官完成今年的科举取士任务。”

“臣……臣领命!”蔡攸和上官不悦同时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声音一点都不齐整地回答道。

而听到这两个名字的萧敬业、刘朝同和孔墨山三人,则是全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全长郸城都知道,礼部尚书和御史大夫不和,赵岩不可能不知道。

二人的不和,不在于政见,不在于人格,而是在于脾气。

二人就算是坐在一块,只聊一聊长郸城的天气,都能吵起来。

换言之,这种不和根本无法调节,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二人共处的空间。

这二人若成为副考官,那岂不是要天天吵架,甚至天天打架。

因为一旦科举之日定下,二人便要集体前往集贤院,然后封闭办公,直到科举考试结束。

此刻,萧敬业等人就更好奇了。

这个主考官到底是谁,如果不能调和二人,那这次的科举考试必然会被搞得一塌糊涂。

赵岩的脸上露出一抹坏笑,说道:“你们无须问朕原因,朕让他们两个成为副考官自有深意。另外,你们将他们两个是副考官的消息放出去,并引发民间猜主考官的趋势,朕倒要看看,谁能够猜出来。”

萧敬业五人一头雾水,但还是按照赵岩的旨意去办了。

很快,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任命便引爆了整个长郸城。

万宝楼大厅,几张饭桌前。

“什么?副考官是礼部尚书蔡攸和御史大夫上官不悦,并且文相,财相还有副相皆竞选主考官失败,而陛下也不会作为主考官,那……那主考官到底是谁呢?”

“莫不是陛下将献国公和泰国公召回来了,不然谁还有资格担任主考官啊?”

“胡扯,两个废皇子,根本没有资格担任主考官,依我看,主考官不会是太后吧!”

“你更是胡扯,太后娘娘身居后宫,可能和一群文官在集贤院共处半月吗,简直是无稽之谈!”

“那这个主考官到底是谁呢,主考官不确定,实在无法预测今年试题的走向啊!”

就在这时,一个单人单桌,头发花白的男子突然开口道:“主考官是谁不重要,试题走向也不重要,只要心中有学问,何愁不能功成名就?”

几个桌儿的士子纷纷回过头来。

看其头发与坐姿,似乎是个官员。

“大人真是高见,不知在何处任职?”有士子问道。

“惭愧惭愧,在下并不是什么大人,也是今年参加应试的士子!”那人说道,其声音颇有一番官员仪态。

“阁下头发花白,想必年过半百了吧,没想到仍然坚持考试,真是我辈楷模啊!”

“年过半百?我才刚满二十五岁!”头发花白的男子顿时扭过脸来。

周围众人一愣,看到他那满是皱纹的脸,更加笃定,此人至少五十岁了。

“只因经常为国思虑,看起来老态了一些!”白头男子有些尴尬地说道。

一旁的一名士子,一拱手,道:“想必兄台学习甚是刻苦啊,在下佩服佩服!”

“惭愧惭愧,我观各位的风貌气质,才是我大周的栋梁之才啊!”

一群人聊着聊着,便开始互捧起来。

这已经是长郸城目前餐桌上的常态了。

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谁能考上,一旦金榜题名,那就是官身了,而今若是提前能吹捧吹捧,对自己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