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聊至深夜(2/5)

而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女子,竟然能够说出“好男儿不必皆志在朝堂”这样的话语。

其思想显然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有道理。”赵岩赞许地说道,然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朝今年的策论题目是,论科举取仕对朝廷的利与弊,姑娘该如何作答?”

“啊?”

关雎儿有些惊讶地望向赵岩:“公子,朝廷应该不会出这种策论题目吧,若没有了科举取仕,那朝廷应该如何选拔人才啊?”

赵岩摊了摊手,笑着说道:“听闻咱们大周的陛下,向来喜欢另辟蹊径,没准还真能出这样的题目吗?屋内就咱们两人,姑娘尽管放开讲。”

出什么策论题目,那还不是赵岩说了算。

不过这个题目若让那群士子们去答,估计在利的地方,至少能写上数千字,在弊的地方可能就用数十字搪塞过去了。

因为现在的读书人,普遍认为大周除了不能没有皇帝和读书人,其他人都无所谓。

关雎儿想了想,然后轻呡一口茶,说道:“科举取仕的利处,奴家便不多说了,公子定然知晓得更加清楚。至于弊端,倒还真有一些。”

“愿闻其详。”赵岩作出一个请的姿势。

“因科举取仕,士子们读的皆为圣贤之书,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是埋头苦读,不问世事。而在取得功名之后,士子们有了官位和俸禄,便开始弥补以前的损失,有的贪墨钱财,有的花天酒地,有的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将一个地方扰乱的鸡犬不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