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新政二百条(2/2)

这是赵岩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整理出来的大周变革思路。

在新政二百条中,涉及财政、官制、兵制、税赋等多个领域。

任意一条拿出来,都无疑于在大周掀起一场风暴。

有些变革条例,赵岩写得非常大胆,但到底能不能实现,能不能达到赵岩理想中的状态,他心里也并没有谱。

但变法之途,一旦开始,便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在昨晚,新政二百条的三本抄录本,已经被喜子分别送到了萧敬业、刘朝同、潘文岳这三人的府中。

并且,赵岩专门交待,三人不得将新政二百条拿给任何人观看,违者斩。

一旦一些不成熟的改革建议传播出去,大周朝廷很有可能出现难以挽救的乱象。

此三人办事素来稳重,乃是商量的最佳对象。

若是让杨兴怀或上官不悦看到新政二百条,依照他们的火爆脾气,估计昨晚即使翻宫门也要找到赵岩论一论。

片刻后,萧敬业、刘朝同、潘文岳三人来到了垂拱殿。

三人神色萎靡,各个顶着一个黑眼圈,齐齐地向赵岩拱手行礼。

“臣等参见陛下!

赵岩一愣,笑问道:“三位,为何气色如此之差,昨晚没有睡好吗?”

萧敬业一脸苦相,道:“陛下,自昨晚见到你写的新政二百条,我们三个压根就没睡觉。”

赵岩摆了摆手,示意三人坐下。

然后喜子给三人各端上了一盏茶后,便主动退到了殿门外。

赵岩轻呡一口茶,说道:“你们都分别讲一讲吧!”

刘朝同率先说道:“陛下的新政二百条,核心要义其实只有三点。”

“其一,若要保证我大周国泰民安,成就千秋盛世,必须实行新政。”

“其二,新政的核心是:与百姓放利,与士子巨商争利。”

“其三,新政无外乎要解决三个难题,第一,冗官,第二,冗兵;第三,冗制。”

“这次新政最大的受益者是百姓。其次是朝廷。但最大的受害者却是整个士大夫阶层,而执行此政策的正是士大夫官员,臣认为此新政策略难以落地,实在太冒险了!”

解决冗官,就意味着要减少官员数量,几乎是砸碎了很多官员的铁饭碗。

解决冗兵,就意味这要缩减地方上很多战斗力不强的士兵,这对一些靠克扣军饷赚钱的官员来说,又是一个打击。

至于冗制,是要改良官员的选拔机制,难度无疑会提高,让更多原本可以鲤鱼跃龙门的士子们和享受恩荫制度的官员丧失特权。

赵岩的新政核心是改革,但改革的条条政策,却都是在削弱士大夫阶层的实力与特权。

潘文岳作为最了解赵岩想法的人,他开口道:“臣认为陛下的新政策略是正确的,但是,一旦执行的没有那么顺利,将会给我大周带来空前的灾难,甚至于会出现各种造反事件。”

“先帝曾经也有过一段改革,但改革的核心乃是与民争利,此政策的好处是,朝廷掌控着绝对的权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策略。但陛下的想法,乃是损害了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估计很多老臣都会反对的。”

潘文岳和刘朝同都觉得赵岩的策略太过于冒险了。

而向来更加固执和保守的萧敬业,在沉默了片刻后,突然开口道:“臣有一计,可使新政立即展开,且不会损伤我大周江山根基。”